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我国北方旱作已上万年历史

2013年07月03日

    “在研究古代遗址中的植物遗存后,我们提出了中国原始农业起源三条线并行发展的观点,即北方地区旱作农业、长江流域稻作农业和华南地区块茎类作物农业,分别都有自己的发展路径。中国稻作文化的起源线路已十分清晰,随着对北方大量遗址的植物考古的持续进行,北方旱作农业的起源发展脉络也日渐清晰。”这是去年10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研究所赵志军所作的一份报告中传达的观点。

    据赵志军介绍,人类起源、农业起源与文明起源是世界考古的三大主题,经过多年的研究,四大农业起源区对于世界的贡献基本有了定论,比如西亚贡献了小麦和大麦,中南美洲贡献了玉米、马铃薯、花生等,非洲贡献了高粱,而中国作为主要的农业起源地,则贡献了水稻、粟、黍和大豆。

    根据近些年的考古进展证实,我国北方旱作农业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初始阶段,考古学家在距今一万年前后的北京东胡林遗址浮选出少量的炭化粟粒,说明当时已经开始了小米的种植。而在距今八千的前后的内蒙古兴隆沟遗址的遗存中,发现了大量的炭化的粟和黍,类似的植物遗存在河北武安的磁山、河南新郑的裴李岗、陕西华县老官台、甘肃秦安大地湾也都被发现,这个似农非农的阶段是第二阶段,也是探索中国农业起源的关键时期,农业的起源并不是一次革命,而是一个漫长的渐变过程。而到了距今7000年至5000年的仰韶文化时期,旱作农业基本建立,农耕取代了采集狩猎。北方旱作农业体系形成之后,在距今5000年至3000年之间,逐渐由单品种农作物种植制度向多品种农作物制度转变,为中华文明起源打下了经济基础。而最终来自西亚的小麦取代传统的小米成为北方旱作农业的主体农作物,形成了南稻北麦的大格局。

    目前对于华南地区块茎类作物农业的起源研究最不清晰。也有学者认为世界上最早的农作物不是子粒类作物如小麦、稻子和小米,而是块茎类栽培作物,如芋头、山药和莲藕等。在距今1万多年前的广西桂林的甑皮岩遗址中就发现了数量不少的块茎类植物遗存。(来源:人民网 记者杨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