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历史悠久的中国丝织

2013年02月21日

    丝绸是中国古老文化的象征,中国古老的丝绸业为中华民族文化织绣了光辉的篇章,对促进世界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不但是发明丝和丝绸的国家,并且是有这种手工业的唯一的国家。中国丝绸以其卓越的品质、精美的花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闻名于世,被世界各国誉为“丝国”。

  中国织造丝绸,历史悠久,最初用野蚕丝,后来改用家蚕丝。中国是家蚕丝的发源地,养蚕,缫丝是我国古代在纤维利用上最重要的成就。早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已发明丝绸织造以及朱砂染色技术,有据可查的,至少有五千多年。1958年浙江吴兴钱山漾良渚文化遗址发现的丝线、丝带和平纹绢残片,就是证明。据发掘者报告:钱山漾遗址“第二次发掘时,在探坑22出土不少麻丝织品,麻织品有麻布残片、细麻绳,丝织品有绢片、丝带、丝线等,大部分都保存在一个竹筐里。此外在探坑12和14里也有少许麻布残片出土,这些麻丝织品除一小块绢片外,全部炭化,但仍保持有一定韧性,手指触及尚不致断裂”。经浙江纺织科学研究所等单位对出土丝织物鉴定,其结论为:家蚕丝织物、绢片为平纹组织,织物密度120根/寸。丝线、丝带的鉴定结果与原发掘报告记述相同。通过对该遗址出土的稻谷壳、木杵经C14测定和树轮校正的年代结果来看,丝线、丝带的时间分别为公元前3310±135年和公元前3050±130年,距今5300年以上。  

  关于丝绸中国有一个悠远的传说:远古时代,黄帝打败了蚩尤,“蚕神”亲自将她吐的丝奉献出来以示敬意。黄帝命人将丝织成了绢,以绢缝衣,穿着异常舒服。黄帝之妻西陵氏嫘祖便去寻找能吐丝的蚕种,采桑饲蚕。后世民间崇奉嫘祖为养蚕的蚕神,黄帝为织丝的机神。采桑养蚕与制丝织绸,便成了中国古代社会几千年的基本劳作手段。在殷商的甲骨文里,已经有丝桑帛的字样,说明丝绸的织造,到殷商已经在社会生产中占据了一定的地位。周秦以后,丝织业更加发达。有些朝代还明确规定:有条件发展蚕桑的地区,各个农户都要种植若干亩桑田,缴纳丝绸,作为赋税。因而历代丝绸的产量也不断提高。各个时期的生产总数虽然已经无从稽考,但是从现在所知道的个别极不完整的统计,也能看出大概情况。据古史记载,汉武帝在山西和山东的一次巡狩中,就“用帛百余万匹”(《汉书·食货志》),宋高宗每年仅在两浙地区征收和收购的丝绸,都达一百一十七万多匹。

  随着织机的不断改进,印染技术的不断提高,中国丝织品种日益丰富,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染织工艺体系,使我国古代的丝绸染织技术领先于世界各国。中国制造丝绸的技术是非常细致的。生产工序十分复杂。最重要的是缫丝、练丝、穿筘、穿综、装造和结花本。品种确实可以说是丰富多彩。不同品种有不同的结构,最有代表性的是锦、纱、罗、绫、缎、绸、绒、缂丝。

    中国古代织造的丝绸,一直都是以精彩华美见称的。它不仅是中国各个时期主要的衣着原料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重点商品。在很早的时候,就不断地通过中国西北的“丝绸之路”和东南沿海港口,远销西亚和欧非两洲,极受西方国家的欢迎。古代罗马和埃及都把中国丝绸看作“光辉夺目、人巧几竭”的珍品,以能穿着这种珍品为荣。据西方历史记载:罗马恺撒大帝(前100—前44)曾经穿过一件中国丝袍在剧场观戏,引起全场的钦羡,被看作是绝代的豪华。许多国家的商人都经营中国的丝绸,因为远途运输,售价极昂,有时每磅丝料的价格竟高达黄金十二两。直到公元十三世纪以后,中国丝绸仍是西方市场的畅销品。  

    2009年9月30日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会议决定,“中国蚕桑丝织技艺” 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杭罗织造技艺”作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中的重要代表性项目,正式加入“世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