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江苏顺山集新石器时代遗址

2013年01月09日

    江苏泗洪县梅花镇境内发现的顺山集遗址,2012年通过来自全国30余位顶尖考古专家的论证,确定该遗址是分布于淮河下游地区时代较早的古文化遗址之一,为距今约8100—8300年的环壕聚落,是目前江苏境内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将江苏文明史推前了1600—1800年,填补了江苏早期古文化遗址的空白,也是全国同一时期、规模最大的环壕聚落之一。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中国文物报社、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东省考古研究所、浙江省考古研究所、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的30余位知名专家和学者对这一考古成果进行了论证。

    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所长林留根介绍,顺山集遗址位于泗洪县梅花镇赵庄村东,重岗山北麓坡地之上,东南距县城15公里,中心地理坐标北纬33°34′36.5〃,东经118°10′11.3〃,海拔28-31米,总面积17.5万平方米。

  顺山集遗址于2008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时发现,经上级批准,南京博物院联合泗洪县博物馆于2010年起对其进行钻探发掘,历时三年的考古发掘,取得了重大收获,共发掘面积2500平方米,发现长约1000余米的环壕,还有房址以及墓地等,出土了大量的石器、陶器、骨器、陶塑艺术品以及碳化稻等。经北京大学文博学院碳-14检测,确认顺山集遗址为一处距今8300年的环壕聚落。

  林留根说,环壕是遗址周边的深沟,该环壕长达1000米左右,深度在1.5-3米,宽度在6-24米。 在8000年前挖掘那么长的环壕,难度非常之大。这是整个淮河下游流域发现的时代最早、规模最大的环壕,可以称得上是“天下第一壕”。

  顺山集遗址前,专家们仔细研究、认真探讨,一位专家看着挖掘出的部分遗址高兴的说,“在顺山集发现的房址、墓地都清晰的显示出聚落的布局,填补了淮河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早段聚落考古的空白。”

  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杨晶说“顺山集遗址深深的震撼了我,通过实地查看,我觉得顺山集遗址在环壕聚落、圆形地面式房址、使用磨盘、磨球等生产工具、种植水稻的生业方式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

  闻名全国的考古专家,北京大学文博学院教授、震旦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李伯谦激动的说,“距今八千年前的顺山集遗址在我们江苏省来讲,是现在可以确认的、经过论证的江苏最早的一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在全国范围来看,也是同一时期、规模最大的环壕聚落之一,对我们研究八千年前当时人类生活状况、生活方式、经济形态都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材料。同时我们可以看到,顺山集遗址出土了许多重要的文物,如煮饭用的釜、灶,还有很多艺术品,比如雕刻的人面、动物像等等,还有用来纺线的纺轮、纺锤,以及用来磨制骨物的磨盘和磨球。我们还发现了圆形地面式房址,这与北方半地穴式建筑是不一样的。同时发现的还有墓地,有单人葬、双人葬、多人葬等,这对于研究当时丧葬习俗、宗教信仰都是非常珍贵的材料。”

  据悉,顺山集遗址在环壕聚落、圆形地面式房址、使用磨盘、磨球等生产工具、种植水稻的生业方式等方面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根据其固定的陶器组合、自身独特的文化面貌、明确的时代分期,可以将以顺山集遗址一、二期文化遗存为代表的文化遗存命名为顺山集文化。顺山集遗址第三期文化还需继续研究。(泗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