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中国古老文化从无“末日论”

2012年12月20日

    2012年12月21日,本是个普通日子,却因被结合神秘的玛雅“预言”,成了“世界末日”。明知是谣言,却以讹传讹,不少人因此焦躁不安,甚至闹出荒唐事。抢蜡烛、造“方舟”,更有甚者还上街打劫只图末日前逍遥一番……翻检过去,各种“末日论”都曾一度甚嚣尘上,结果无不殊途同归、一一落空。以史为镜,此次“玛雅预言”也将只是徒增笑料,只是届时回看今之荒唐,会心一笑之余,更多人心里怕会五味杂陈。

女娲补天

    中国古老文化里,有着相对成熟的价值观,因而从无“末日论”一类的预言。

    古老的中国也并非全无“末日景象”。西方诺亚方舟的故事,易让人想起中国远古时期的那场洪水神话——“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灾难后期就是国人熟知的女娲补天以及大禹治水等等的故事传说。

    不同之处在于,区别于“不信则受神之罚”,中原古代洪水出现多因“神仙打架殃及池鱼”,人间则多有大禹等先人前赴后继地抗争,且最终化害为利。其中的价值观即决定,我国古人描述的景象可看做“灾难”,而非“末日”。

    细究起来,中国不乏“劫难论”预言。比如刘伯温的烧饼歌、诸葛亮的马前课、李淳风和袁天罡推背图,以及邵雍所作10首梅花诗。

    这些预言,说白了,都是个体突破时空限制,想象更大范围的时空变化,只可一听。如明朝开国宰相刘基(刘伯温)的《烧饼歌》。当时,明太祖朱元璋最关心可否永保江山,便问及未来,据传刘伯温面君之时刚好太祖正在吃烧饼,所以诗歌被称为《烧饼歌》。其中载,帝曰“天下之事若何?朱家天下长享否?”基答“我皇万子万孙,何须问哉!”后人解读为,明朝江山止于明思宗崇祯皇帝,其正好是明神宗万历皇帝的孙子,正应了当年刘伯温烧饼歌所谓的“万子万孙”。

    相传诸葛亮所作的马前课共有十四课,其中也有灾难预言,比如第五课“五十年中,其数有八,小人道长,生灵荼毒”。因古人喜爱象征性隐语设喻,很多预言很容易与后事“对号入座”,因而显得所谓“精准”。

    与国外预言不同的是,中国预言最终的结果多是喜庆的,走向“大同”。比如马前课最后两课预言“贤不遗野、天下一家”;“前古后今、其道无穷”。

    因而说,世界多数国家文化中都曾出现“末日论”身影,唯独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没有“末日论”。而且,尽管有“灾难预言”,但崇学的传统文化素养更能给国人相对成熟的价值观。如对灾难,荀子早就给出了解释: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意思是,大自然变化有其固有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样国人大都“处之泰然”。(来源: 山东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