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陈超英:让责任和梦想照亮生命

2012年06月29日

    陈超英,中国建筑工程公司五局土木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兼工会主席。2011年6月13日, 陈超英在慰问职工家属返程途中发生车祸,不幸因公殉职,时年53岁。陈超英殉职后,中建五局土木公司及中建五局职工、离退休人员、社会有关人士无不对她的离去彻骨哀恸与扼腕痛惜。职工群众自发以各种形式悼念她,1000 多人从各地赶来长沙送别她,称赞她是国企基层党群工作者的杰出代表、优秀的女干部、与群众血肉相连的“大姐书记”,职工群众的贴心人。这一切,源于她35 年的工作历程,一贯对党的事业执着坚定,为企业发展忘我工作,为职工群众排忧解难。

 

    信念铸造忠诚

    追寻陈超英的成长足迹,不能不说到她的父亲——一位爱国老华侨,出于对党的向往,上世纪50 年代初毅然放弃国外优越生活,回国从事党的新闻事业,历经“下放”和“ 文革”考验,一生不改共产主义信仰,退休后实现入党夙愿。她深得父亲言传身教,从小热爱党,参加工作后无限忠诚于党的事业,忠诚于国企的事业。
    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陈超英所在企业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面临内债清欠、理顺劳动关系等矛盾,作为工会副主席的她始终坚守岗位,忍辱负重开展工作。一位讨要工资的职工端起热茶泼到她脸上,她仍然不动声色擦掉茶渍,强忍泪水,笑容满面用平和的语气安慰职工。多次被讨要债务者堵在办公室不让吃饭,她依然热情洋溢做好疏导工作。她以春风般的态度温暖了企业困难时期职工的心,被基层职工誉为“群众的贴心人”。当时, 她有机会回北京工作,但她毅然放弃,她说:“我的生命已经与这个企业紧密相连,虽然她现在困难,但我相信这是暂时的。”
    企业进入健康发展时期后,更是焕发了陈超英巨大的工作热情。她发挥女性党务干部工作细腻、善解人意的特点,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针对不同人的不同特点和问题做好思想政治工作。2008 年,一名管理骨干在长沙营盘路项目即将竣工时被调往福建某工程,这名骨干以孩子上学需要接送为由不愿离开长沙并准备辞职。陈超英多次上门做工作,并就近为孩子联系了学校。这名职工十分感动地说:“陈姐设身处地为我着想,我还有什么理由不服从安排!”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正是她锲而不舍的工作,留住了大量企业发展赖以支撑的骨干人才,塑造了她在员工心中“大姐书记”的亲切形象。 
 
   
公心涵养情操

    在陈超英心中的天平一边是公平公正的信念,一边是公心公义的无私,讲团结、讲付出、讲诚信,不争名、不夺利、不越位,做到了领导放心、同事信赖、群众满意。自2003 年以来,她与三届领导班子成员共事,留下的共同印象是:她讲话办事不捎带个人感情、不夹带一己私利。因此,不管哪一届班子成员有事总是习惯找她沟通,棘手问题总是由她牵头解决,重要工作总是在她的有力配合下完成。2004 年,她负责理顺劳动关系;2005 年,她在整合重组中分管工作协调;2009 年,她主持公司物业参与局大物业整合……这些工作无论哪一件,都涉及多方利益,纠结各种矛盾,牵动千家万户。她在处理中,理清每一根线条,理顺每一个环节,理好每一项工作,做到了既没有损害企业利益,也没有伤害职工群众,更没有留下一点后遗症,得到了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一致好评。
    作为公司的主要领导,陈超英坚持执政为民、用权为公。她分管过房改、物业,手里掌握上千套住房分配权,但没有为自己拿过一套房,哪怕是一间中午临时休息的过渡房。殉职前一直住在15 公里以外、一套爱人单位建了十几年的80 平米公寓房。她长期主管组织人事、协管人力资源,两个亲妹妹失业十多年,几个侄儿大学毕业到外地打工,但她坚守给自己立的规矩,没有给任何亲人在单位安排过工作。她是公司工程分包与材料设备招投标监督小组组长,但从不为任何亲朋介绍工程业务、联系材料供应,曾经数次婉言拒绝了老同学提出的分包工程要求。
    陈超英时刻考虑为企业节省费用。2004 年,陈超英负责公司使用了20 多年的办公楼翻修改造。她每天守在现场监督、检查,无论是酷暑还是雨天,都能看到她的身影。每拆一堵墙、每装一层楼的通道幕墙,她都要通宵达旦坚守现场。承包工程的负责人说起她直摇头:“这个年代像陈书记为公家负责的人真少见。” 正是因为如此,办公楼改造后经审计,造价比预算降低了12 个百分点。
    陈超英在工作中不计较个人得失,出差或办公事刷自己的卡,刷了多少次,用了多少钱,自己也记不清,经常是被银行提醒才知道。中建五局办公室张金玉回忆,她和陈超英在外地参加会议,为了给企业节省费用,她一个人住在会议宾馆旁一个68 元一晚的小旅馆里。不仅如此,就是三年累计下来的12,6000 余元应得的车贴,她一分钱都没有拿,被身边同事戏谑为“傻书记”、“笨姐姐”。 
 
  
  原则砺炼品格

    1998年到2000年间,有些自谋职业的离岗职工开着私家车到公司领下岗工资,职工群众意见很大。对于这些人,陈超英苦口婆心劝其与单位解除劳动关系。个别人出口不逊,甚至扬言要到她家讨说法。但她不为所惧,义正词严地回应:“你们对我怎么看、怎么做都没有关系。你们扪心想一想,这么做对得起真正有困难的职工吗?”三年间,她经手辞退了17 名一边拿工资、一边做老板的职工,赢得了困难职工对企业的理解。
    2003 年,中建五局决定统一整合土地资源做大房地产业务,中建五局土木公司以存量土地参股局地产开发。当时,许多职工尤其是离退休职工不理解,认为这是“卖家产”、“当祖业”。陈超英针对职工群众中存在的这种普遍想法,积极宣传企业做大做强与改善职工生活的关系,带领党群部门一班人挨家挨户做离退休职工的工作,召集各层面人员先后5 次召开情况说明会、座谈会、拆迁动员会,同时数次到长沙市雨花区政府争取到职工小区的旧区改造指标。三年后,中建五局开发的“ 中建·桂苑”楼盘拔地而起,旁边的职工小区通过改造,道路平整,绿树成荫,休闲设施完善。职工群众得到了实惠,曾经一度非常尖锐的矛盾得到了有效化解。中建五局土木公司当年的入股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培育了企业持续发展的一大利润增长点。
    陈超英在企业利益面前绝不含糊,对发现的问题坚持一查到底。2008 年,一个项目因资金周转困难,未报公司批准变卖了变压器、搅拌机等设备,所得款项用于项目生产生活,职工举报后,她在公司主要领导的支持下,深入一线了解情况,不但收缴了24 万余元设备处理款,还责成项目经理作出了深刻检讨,对责任人进行了严肃处罚。这些年来,她主持处理的违纪案件做到了责任分明、处罚公正、令人信服,保持了零申诉记录。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