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退伍兵田永亮 24年如一日学雷锋

2012年03月04日

    雷锋生前所在团退伍兵、山东菏泽市曹县仵楼乡后张楼村村民田永亮,24年如一日学雷锋,并以雷锋精神带群众致富,被评为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全国学雷锋标兵、全国百名优秀退伍军人等,被济南军区树为“民兵学雷锋先进标兵”。

田永亮(前排左四)带领义务税收宣传服务队深入企业宣传税法

  记者日前来到曹县,走近正在筹划菏泽市雷锋精神研究会的田永亮,探寻他的心路历程——

  1987年12月,不满16岁的田永亮穿上军装,执意挑选来到了沈阳军区雷锋团当兵。4年后,田永亮的档案里多了如下记载:“学雷锋积极分子”、“ 学雷锋标兵”、“抚顺市顺城区十大青年最佳青年”、“顺城区人大代表”、“入党志愿书”、“三等功登记表”。这年11下旬月,老兵退伍工作开始了,时任团政委张怀先亲自征求田永亮走留意见。“我是共产党员,坚决听众组织上的安排!”几天后,田永亮被确定退出现役。他又得到了“特殊荣誉”--两本书:《雷锋的故事》、《接过雷锋的枪》,还获得团领导亲赠的笔记本,上有张政委的亲笔题字:永做雷锋传人!在全团欢送老兵退伍的大会上,田永亮向首长和全团官兵敬礼发誓:“决不辜负首长和战友们的期望,永远做雷锋的传人。”

    第二天,田永亮就带着他异常简单的行装和非常厚重的荣誉回到了家乡--鲁西南一个偏僻而又贫穷的农村--曹县仵楼乡后张楼村。

    田永亮回到家的当天,就到村里8个孤寡老人家逐一走访,他对老人们说:“从今天起,我就是你们的亲儿子。”也是从这一天起,村里每天早晨都有个扫街的,扫了大街扫胡同。这人当然也是田永亮。时间不长,村里便有人议论开了:田永亮一定是在部队受了刺激,当兵当傻了。闲话传到开中医诊所的父亲田慈亭耳中,他也觉得儿子同正常人有些不一样似的。有两件事尤其令其坚定了这样的想法。附近村庄的一个病人,来找田慈亭看病。病人把背来的20多斤小麦顶作看病钱,田永亮要病人将小麦背走,为其免费抓了药,病人离开时又倒找了10元钱。……春节的一场大雪,把个大不点儿的乡村裹了个严严实实,村里人缩首缩脚出来看雪景,田永亮却甩着单衣早已把村街扫出了多条通道,浑身蒸笼似的冒着腾腾的热气,嘴里仍旧哼着常不离口的《接过雷锋的枪》的曲儿。“八成永亮又犯病了,你们快去瞧瞧他那傻样儿。”看雪景的变成了看热闹的,人越聚越多。田慈亭说:“儿啊,儿,你这真是在部队作下病了呀!这不是傻是啥啊。”

    父子俩话不投机,争论半夜无结果。在无奈的等待与痛苦难耐之中天终于亮了,田永亮来到了对象家。“岳父”曾对这个“女婿”抱着极大的希望,“入了党、立了功,还有那么多的荣誉,提个干部不成问题吧,至少有机会嘛,干啥非要回来呢?”“走与留那是组织上考虑的事儿,党员就得听组织上的安排!”“岳父”不悦。“拿着你的立功证书,到县里说说让给安排个工作,总不算过分吧。”“现在政策好了,干什么不一样?”“岳父”尤其不悦……在“岳父”家几天,田永亮照样清理街道,帮人挑水扫院子。“岳父”的脸色越来越难看,背后时不时地数落着“傻”、“神精不正常”、“有病”的骂声。田永亮自知没趣抬脚“撤退”。哪知,他前脚刚进家门,后面就跟进了“岳父”的声音:“永亮这孩子怕是有毛病,赶快去医院看看,没病咱给孩子成亲,有病咱可不能耽误了孩子!”

    “岳父”走了,1000元的彩礼钱出现在田家的桌子上。他便成了远近闻名的“神经病”,不懂事的孩子们甚至追着田永亮喊他“神经蛋”。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