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心捧起“拼盘”家:李建珍用大爱维系3个家
2012年02月02日
她,面对的是一个复杂的“拼盘”之家:
中风瘫痪的公公,患有眩晕症时常发病的婆婆,轻微的老年痴呆症的外婆,还有两个年幼的孩子……
一个人十几年如一日,精心照看几位多病老人,用爱心维系着3个幸福美满的家。
她,就是李建珍,广西南宁铁路局柳州机车车辆厂的一名普通职工,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
【深度阅读】
真情,演绎着“孝”的真谛
孝心,在李建珍看来,就是让老人享福,这是责任。
“李建珍有三个家:一个是公公婆婆的家,一个是丈夫外婆的家,最后一个才是自己的家。”街坊邻居对她的事迹耳熟能详,大加赞赏。
1990年,经朋友介绍23岁的李建珍与如今的丈夫李文相识。天有不测风云。当年,李文的亲生父亲因公殉职。当时,李文的母亲受到很大打击,身体一直不好。作为准儿媳妇,李建珍没有任何怨言,一直帮助李文照顾母亲,买菜、做家务,俨然一个孝顺女儿。
常言道,婆媳“经”最难念。1991年李建珍与李文结婚后就一直和婆婆住在一起。可她与婆婆的关系,比真正的母女还要亲三分。婆婆体质弱,丈夫工作忙,李建珍便承担起了照顾家的责任,对婆婆的关心更是细致入微,婆媳关系非常融洽。3年后,婆婆有了找个老伴儿的想法,得到了李建珍夫妇的支持和理解。婆婆相亲时,执意带上李建珍要她做参谋。
婆婆有了新伴儿,李建珍面对的家庭成员关系也变得更为复杂。
婆婆患有眩晕症时常发病,需要休息调理。不管工作多辛苦,李建珍下班后从不让婆婆插手家务活。为了让婆婆养好身体,在前些年夫妻俩经济并不宽裕的情况下,李建珍经常给婆婆买营养品,自己却一年也舍不得添一件新衣服,化妆品总是买最便宜的用。
去年2月份,婆婆突然患了胃溃疡。李建珍及时把婆婆送到医院,拿药、打吊针。然而,婆婆的病情并没有得到遏制。李建珍马上联系转院。在婆婆住院的18天里,李建珍夜夜守护在身边。
对于后来的公公,李建珍和丈夫并没有任何的生分,相处十分和睦。她说:“这辈子能做一家人就是缘分,要好好珍惜。”
1997年,公公刘鸿儒患中风半身瘫痪,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婆婆当时上班忙,脱不开身。而公公的两个女儿都在外地,一时也无法回来照顾。就在婆婆急得团团转,不知如何是好之时,李建珍主动承担起照顾公公的责任。为方便照顾老人,她和同事换班。李建珍每天7时把女儿送到幼儿园,然后赶到医院,看着老人输液,给老人喂水喂饭、擦身按摩、倒屎倒尿,晚上再回厂里上班。同病房的人都以为她是老人的亲生女儿。
“太难为她了。”老刘奇迹般地康复后,逢人就夸。老刘的两个女儿也感动地拉着李建珍的手说:“小妹,我们不知道怎样感激你!”
“照顾好公公婆婆,是我作为媳妇的责任。”李建珍是这么说的,十几年来也是这么做的。 6月27日,记者在李建珍家里采访时,两位老人说起儿媳妇,啧啧称赞,滔滔不绝。“十几年来,她把我们照顾得妥妥帖帖,是我们的好媳妇,更胜过我们的亲女儿。”刘鸿儒并不讳言:“我有两个亲生女儿,可我家建珍,真是没话说,比亲女儿还好。”
就在记者与两位老人交谈时,李建珍麻利地干着家务,一刻也没闲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