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双百”人物中的共产党员:吴登云”

2011年07月20日

48年前的盛夏,年轻的吴登云从扬州医学专科学校毕业,来到了位于我国最西端的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48年来,他救死扶伤,无私奉献,成为帕米尔高原上的各族人民爱戴的优秀医生。

    48年前的盛夏,年轻的吴登云从扬州医学专科学校毕业,来到了位于我国最西端的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48年来,他带着对边疆各族人民的深厚感情,刻苦学习,救死扶伤,无私奉献,成为帕米尔高原上的各族人民爱戴的优秀医生,为民族团结、解决民族地区缺医少药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

    吴登云如一株坚韧的胡杨扎根在戈壁荒滩近半个世纪,把自己的全部献给了那里的人民。几十年来,他无偿献血30多次,把7000多毫升血输进各族同胞身体里;他常年坚持在牧区巡诊,足迹踏遍乌恰县9个乡30多个自然村,成了当地农牧民心中的“白衣圣人”;他的事迹在民歌中传唱,被拍成了电影、电视剧;他先后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双拥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光荣地当选为党的十六大代表。

    作为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病人的健康和生命在吴登云心中至高无上。1966年冬天,一位患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柯尔克孜族妇女住进了乌恰县人民医院,她脸色苍白,双眸无神,没挪几步就一身虚汗。年轻的医生吴登云判断:必须输血治疗。然而,当时只有几间土坯房的简陋医院,哪会有血库?望着奄奄一息的病人,吴登云决定抽自己的血。300毫升的鲜血从吴登云的体内流进了病人的血管。

    乌恰县波斯坦铁列克乡牧民买买提永远难忘吴登云为他儿子植皮的一幕。1971年12月1日,买买提两岁的儿子玩耍时不慎掉入火堆,全身50%以上的皮肤被烧焦。经过吴登云一连十多天全身心地投入抢救,幼儿终于度过了休克关、感染关。接下来是创面愈合的难关,此时幼儿完好的皮肤所剩无几。吴登云把目光投向了幼儿的父亲,对医学一窍不通的买买提听说要从自己身上取皮,吓得惊恐万状,拔腿就跑。

    吴登云于是决定从自己身上取皮。手术室护士感到不理解,拒绝配合吴登云,吴登云就自己给自己注射麻药。他一共从腿上取下13块邮票大小的皮肤,随后拖着麻醉的双腿走上了手术台,把自己的皮肤植到幼儿身上。幼儿终于得救了,如今他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

    1984年金秋,吴登云走上了乌恰县医院院长的岗位。当时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医务人员短缺。“必须培养一批土生土长的柯尔克孜族医生!”吴登云制订了一个“十年树人计划”,他到各乡镇卫生院物色柯族医护人员,白天上班,夜里帮助柯族同志学习汉语,然后把他们送到自治区医院去进修一年,进修回来,他又手把手地传帮带,使一大批柯尔克孜族医生成长起来。过去这家连阑尾炎手术都做不好的医院,现在几乎所有的常规手术都能做,医疗水平在边疆县级医院中位于前列。

    吴登云1940年出生于江苏省高邮县,1963年从扬州医学专科学校毕业后便告别家乡。2001年,吴登云从乌恰县人民医院的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大家都以为他会回到自己家乡安享晚年,但他却舍不得走。“我爱我的第一故乡扬州,我也爱我的第二故乡帕米尔高原。如果我有第二次生命,我还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留在第二故乡。”吴登云告诉记者。

    现在吴登云虽然在县政协上班,但总是脱不下他那身白大褂,不是坐诊,就是到病房里查看病人。吴登云说,我只不过尽了一个共产党员应尽的义务,而党和人民却给了我这么高的荣誉。我只有做得更多,才无愧于党和人民。

    “双百人物”背景资料:
    2009年9月,为推动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深入开展,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经中央批准,中宣部等11部门联合组织评选了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今年2月9日起至6月13日,新华社陆续播发173位“双百”人物中的共产党员先进事迹,缅怀传播马克思主义、创立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先驱,讴歌创立新中国、建设新中国的共和国英模和优秀共产党员,以他们为榜样,推动各地党员干部和群众深入学习“双百”人物中的共产党员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积极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事业,以实际行动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据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