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托起中国梦的时代脊梁——记"大庆新铁人"李新民

2013年08月09日

    8月7日上午,李新民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报告会由中央宣传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共黑龙江省委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联合主办,各主办单位负责同志,中央和国家机关干部代表,在京中央企业干部职工代表和社会各界代表等800人参加。报告会上,李新民讲述了自己的心路历程和梦想追求,其他4位报告团成员从不同角度和侧面讲述了李新民牢记使命、不畏艰险、勇于担当、拼搏奉献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报告感人肺腑、催人奋进,深深感染了现场听众,会场不时响起热烈掌声。

  李新民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大庆钻探伊拉克哈法亚项目部经理、1205海外钻井队队长,参加工作23年来,始终传承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团结带领新一代1205钻井队全体职工,不仅在国内打井最多、创纪录最多,还成功走出国门、挺进海外,实现了“把井打到国外去”的梦想,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升石油核心竞争力作出突出贡献,被誉为“大庆新铁人”。

    “到了铁人队,就要长出铁骨头”

  1990年,李新民中专毕业,幸运地成为钢铁1205队的一员。铁人老队长的崇高品格,铁人队的光荣传统,让他发自内心地为成为05人而自豪,他下决心:一定要干出个样儿来!可刚到05队不到两个月,他就遇到了第一个考验。这年8月的一天,1205队进行了一次班组技能竞赛,由于技术要领掌握不好,李新民打大钳时,总是不达标。看到影响了班组成绩,司钻急了,当场把他撵下了钻台。

  大家都以为,经过这件事,李新民一定会打怵,可他就是不服这个。那段时间,他天天往钻台跑,给老师傅当帮手、打下手,用心揣摩一招一式。一个大钳重150多公斤,用钢丝绳吊在半空,要想抡起来紧紧扣在钻杆上,不仅得有力气,还要有技巧。别人抡起来虎虎生风,李新民憋足了劲儿,也扣不上。为这,每次甩完钻杆,钻台上没人了,他就独自在上面跟大钳较劲儿,一练就是一两个小时。胳膊抡肿了,手磨出了血泡,吃饭时,拿筷子的手都直哆嗦。看李新民这么拼命,老师傅既高兴又心疼,对他说,“练技术心急不行,慢慢来,别累坏了身体。”可李新民觉得,既然来到铁人队,就要长出铁骨头,就得像铁人老队长那样,练一身真本领、硬功夫。

  一个月以后,那个曾经难以制服的大钳,在李新民手里变得听话了,只要用劲一搂,就能扣上。

  就凭这股劲儿,不到半年,李新民就能担起井队6个岗位的活儿,成为当时那批毕业生里最受老师傅欢迎的小伙子。一年后,他就担任了05队的技术员,五年后,成为党支部书记,后来,接过了铁人队队长的大旗。抓传承、炼作风一直是05队的老传统。当了队长后,李新民不忘老传统,带领05队作风不改、本色不变。

  一次完井会,一向温和的李新民,一脸凝重,把一个油桶放到了桌子上:“开会前,我想跟大家说说黄油的事儿。”黄油?大家一下子面面相觑,这黄油还能有多大的事儿?

  在钻井队,黄油主要用来润滑设备,是再普通不过的材料,一天下来,哪个井队都得用上七管、八管的,一管黄油十多块钱,一天也不过百十来块。看到大家毫不在乎的表情,李新民的神情越发凝重。原来,在一次搬家中,李新民发现了几支没挤净的黄油皮,很显然,有的钻工一看没剩多少,就随手扔了。想起铁人老队长当年组建铁人回收队,修旧利废,连一个螺丝钉都舍不得丢,难道现在条件好了,勤俭节约的精神就过时了?难道05队传承了50多年的好作风,今天,就要在我们的手里,像黄油皮一样被扔掉?

  随后的一个多月,李新民每天都去捡黄油皮,慢慢收集了有半袋子。借着完井会,他把半袋黄油皮,当着大家的面,一个个用刀割开,再把黄油一点一点地刮出来,竟装了将近半小桶。拎着这半桶黄油,李新民跟大家算了一笔账:“一管黄油十几块钱,跟05队每年六七千万的产值比,沾在管壁上的这点黄油,的确算不上啥。可今天,你丢的是一点黄油,明天,你丢掉的就是铁人老队长勤俭持家的好作风,就是05队艰苦奋斗的传家宝!”

  那天会后,李新民带头扣了自己的奖金,其他人也被罚了款,他说:“谁丢了传家宝,谁就是05队的罪人!”

  “标杆队就要敢啃硬骨头”

  2003年的一天,1205队队史室里,一场讨论会正在热烈地进行着。“啥叫标杆队?标杆队就要敢啃硬骨头!05队要发展,就得拿硬活、有真本事!”李新民的话掷地有声。大家也态度坚决:油田需要打定向井,我们不去争,还算什么铁人队?

  原来,这天上午,单位下达了定向井施工任务,虽然李新民积极请战,可任务还是交给了兄弟队。领导告诉他,人家上手早,经验丰富,打特殊工艺井水平高,任务交给他们,组织放心。

  听到这话,李新民心里挺不得劲。当时,大庆油田进入谋求4000万吨持续稳产的新阶段,对定向井、水平井这类特殊工艺井需求越来越大。虽然05队打直井一直是标杆,可一提到打特殊工艺井,李新民就感觉自己的腰杆硬不起来。

  打定向井,相当于在千米地下穿针引线,难度很大,得有过硬技术。李新民决定,带大家去拜师。那段时间,只要一有空,李新民就带队友往打定向井的兄弟队跑,一次次地跟班作业,什么活苦,什么活累,他们就干什么,只想尽快学到关键技术。当时有人问他,“你一个标杆队队长,带队出来当学徒,不怕别人笑话?”李新民说:“标杆队是干出来的,也是学出来的,当学生不丢人,打不好井才丢人!”

  骨干能出去学,全队人怎么办?为这,李新民把小黑板搬到了活动室,办起了简易课堂,让骨干轮流当老师,给倒班钻工讲课。他还专门跑到公司,聘请技术专家、工程师担任“编外”教师来队授课。大家边讨论边学习,讲的人认真,听的人更认真,从而,为打定向井做好了准备。

  这年5月,1205队历史上第一口定向井成功完钻,实现了由单一井型向多种井型的历史性突破。后来,他们还成功打出第一口丛式定向井,创下了用一个平台打13口定向井、平均井距只有6米的大庆油田最高纪录,这个纪录至今一直保持着。2005年,05队中深井施工获得成功;2006年,他们以提前20天的战绩,完成了大庆油田首口长水平段取心井施工任务,取心段总长336米,创出了当时的全国纪录。

  “当了队长,还是钻工,关键时刻就得冲上去!”面对急难险重,李新民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2004年2月2日,1205队井场上处处洋溢着喜悦欢庆的气氛,还有1000多米,05队就要突破总进尺200万米大关,全队都在紧张有序地忙碌着。下午两点,李新民在井场检查工作,井架上一股汩汩流动的黑色泥流引起了他的注意。“不好,立管油壬刺了!”还没等钻工们反应过来,他已快速冲上钻台。油壬刺漏就像人的动脉血管被刺开了口子,如果不及时修复,钻井液就会大量流失,进而可能造成严重的钻井事故。更糟糕的是,在这寒冬腊月、滴水成冰的野外,一旦泥浆泵和地下管道灌了肠,井上就得立刻瘫痪。

  “必须马上更换油壬!”在李新民做准备的当口,当班副队长也紧跟着跑上了钻台,系上安全带就要上井架。李新民一把拽住了他,“你值了一宿班,这个时候上架子不安全,我上!”看到队长要亲自上,钻工们急了,“这活儿也让队长上,要我们干啥?”大家也纷纷抢着上。李新民拦住了大家,“架子上冰多霜重,我工作时间长,经验多,还是我上!”

  冬季的大庆,零下30多度,寒风刺骨,站在20米多高的井架上,虽然穿着厚厚的棉工服,一会儿就会冻得直打哆嗦;冰凉的井架,厚厚的寒霜,手一碰,就可能沾掉一块皮。李新民和井架工每迈一步,都需要格外小心,每蹬一脚,都要踩得实在。就这样,他们扣好安全带,双腿盘住井架,抡起十多斤的大锤一锤锤砸向油壬。可是,平时在地面上驯服的油壬,在20多米的高空中变得格外难弄,10多分钟过去了,油壬就是砸不上。李新民有些急了。井架上空间小,使不上劲,他就让井架工先下去,自己一个人砸。戴手套使不上劲儿,他就甩掉手套,一只手抓住保险绳,一只手抡大锤,硬是在刺骨的寒风里连砸了20多分钟。新换的油壬砸紧了,险情排除了,可李新民的双手几乎被冻僵,浑身也冻透了。

  2004年2月3日凌晨,一条喜讯传来:大庆油田1205钻井队突破钻井总进尺200万米大关,相当于钻透226座珠穆朗玛峰!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