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高原祭奠:凝聚在血液里的忠诚

2013年07月26日

    奔赴雪域高原开展适应性训练的南疆军区某机步团官兵,近日来到康西瓦烈士陵园向长眠于此的英雄表达敬意。

    海拔超过4000米的康西瓦烈士陵园位于新藏线219国道一侧,这里长眠着105位为保卫边防牺牲的烈士。

    洒清酒、点香烟,官兵用特有的方式向英雄们致敬。

    “烈士为祖国甘洒热血的赤胆忠魂,激励我们为促进祖国的繁荣与发展,为维护边境的安全与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装步三营营长赵兴说。

    赵兴今年已是两上阿里高原。今年3月,他带队穿越8个积雪厚达半米的达坂。为确保车队安全,赵兴每天都要顶着风雪,把身体探出装甲车外指挥。车队休息时,他还要逐辆检查车况。怕战士被冻伤,他带头将条件好的房间安排给战士住,自己则和干部们打地铺。战士们睡着后,他还要查铺查哨。

    血压的低压高达110,38岁的赵兴仍坚持参加这次实兵实装演练。制订训练方案、撰写讲评材料,他常常要忙到凌晨三四点。

    上等兵张晓东把一支香烟插在烈士墓前。

    两年前,从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毕业的张晓东坚定地选择了军营。入伍后,他很快成为全营的训练标兵。今年3月,张晓东随队挺进阿里,被高原反应折磨得痛苦难当。可执拗的他毫不退缩,2个月后他就在营里组织的高原体育运动会上摘得两项体能课目的桂冠。

    上世纪90年代初,机步团特务连战士王天勇在高原施工时,为保护战友不幸牺牲,也被安葬在康西瓦烈士陵园。

    在烈士墓碑前,修理连中士石学涛洒下一杯清酒,以寄托对烈士的哀思。

    部队出发前,石学涛扁桃体发炎化脓。那几天,医生不断用棉签蘸着消毒水给石学涛清脓。担心他病情加重,连队没有安排他随队出征,可石学涛坚持随队机动。

    18日,一台装甲车在海拔4000多米的黑卡达坂“趴窝”。石学涛在发着低烧不断,浑身虚弱的情况下,成功抢修了这台装甲车。

    “对我而言,忠诚就是一种忍耐。”石学涛说。

    上士陈伟是一名装甲车特级驾驶员,入伍5年后,才开始学习装甲车驾驶。为尽快掌握驾驶技能,那段日子里,闲暇时陈伟都在沙地上画电路图和气路图。如今,陈伟已是团里驾驶专业的教练,近些年,经过他的传帮带,一批驾驶技能过硬的学兵成为本单位的骨干。

    “我们将继承先烈遗志,响应党中央‘能打仗,打胜仗’的号召,随时准备用青春和生命践行喀喇昆仑精神。”在烈士墓碑前,官兵郑重承诺。(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