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月光落地的声音——记二炮藏族歌手和建恒

2013年01月10日

    “月光落地的声音,格桑花听得清,卓玛我的卓玛卓玛卓玛,无论山高水远,我听得见你心跳的声音,只因为你牵动我牵动我的心,我爱你爱得太深;阳光走路的声音,雪山听得清,卓玛我的卓玛卓玛卓玛,无论天荒地老,我珍藏着你心跳的声音,只因为你捧给我捧给我的爱,我感动一生一世……”《月光落地的声音》,是二炮藏族歌手和建恒唱的一首歌,他把优美动听、粗犷豪放的藏歌在几年的军旅生涯中与战友们一起分享,给驻守在高原的官兵送去了无数欢歌。有人说,无论生活多么贫穷,或者在外人眼里看来是多么苦难,藏人始终有着砰砰跳动的热烈的心,没有什么能阻止他们欢快地歌唱。这些源自生命,源自情欲的表达,是跟天、地、月亮、星星、雪山、草原连接在一起的,是生命的敏感与尊严。

    梦中的绿洲

    “我看见看见一道彩虹,划过马蹄眷恋的草原,我看见我看见可可西里,藏羚羊多么恬静安祥,我听见听见一声汽笛,掠过放飞牧歌的帐房,我听见我听见万里羌塘,黑颈鹤在欢快欢快的歌唱,蓝天白云下邦锦梅朵为你盛开,南来北往的风伴着牧歌与你同行,呀啦嗦,梦中的绿洲,梦中的绿洲是我生命的家园……”第一次听到和建恒自己录制的《梦中的绿洲》这首歌,画面感扑面而来,蓝天白云,草原牧场,汽笛牧歌,黑颈鹤邦锦梅朵,可可西里,万里羌塘,生命的绿洲带给雪域高原的那份恬静、高远、悠然和奔放,都在旋律的起伏中带给人美的享受,美的画面,美的遐想,但在高原长大的和建恒,经历的不仅是美丽的高原带给他骑马走天涯的怡然自得,还有那些刻骨铭心的苦涩但却也快乐的童年记忆。

    1986年出生的和建恒,没有80后的娇生惯养,感觉他做事任劳任怨,平时也没有在舞台上唱藏歌串烧时的那种饱满、热情的状态,他安静,甚至有点儿腼腆和羞涩,这样内向的性格与他的歌声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特别是文工队那个美丽、大方、快言快语的女孩子刘畅说:“我们文工队的女人都是男人,男人都是超人”,更是让我无法把和建恒与“超人”联系起来,而我倒是感觉他的心思、情感都有着女孩子的敏感、细致和温婉。直到那次在云贵高原慰问驻训官兵的露天演出突遭暴雨,和建恒他们的歌伴舞就在如注的暴雨下坚持演完后,我理解了刘畅的那句话,暴雨中这群舞动青春旋律、放歌军营的年轻人真的都是“超人”。

    在车里避雨,我采访了和建恒。他说话不紧不慢,但他的思维很敏捷,而且很幽默,看似漫不经心的那些点滴回忆,让我们甚至都忘记了砸在车上的雨滴了。尽管他们还浑身湿淋淋的连换的衣服都没有,但我们却感觉到一股股暖意在车内流淌。他的性格显得乖巧,当刘畅看自己吃剩下的果皮无处放,就放到他的手里的时候,他就像个大哥哥一样,攥在手里,一点儿发火和恼怒都没有。我们在他的讲述中明白了他的这种宽容都是两个妹妹给他炼出来的。小时候他带着两个妹妹出去玩儿,她们都走不动了,他就让两个妹妹都趴在他的背上背着她们走,可最小的妹妹胳膊没力气了,抓不紧就自己掉下去了。我们能想象得出和建恒有多无奈和多无助,因为现在的他还是非常瘦弱,可想而知他是怎么背起两个妹妹。

    他记忆最深的是,一次他带着妹妹们出去玩儿,回来晚了父亲很生气,就问他们,“你们学习是为了谁?”一个妹妹哭着说:“是为了爸爸”,另一个妹妹说:“是为了妈妈”,和建恒说,爸爸没有笑,他也不敢笑,但好在爸爸没有问他是为了谁,就把他们兄妹都关进了一个黑屋子,还扔进来一本书让他们看,可是,屋子里漆黑一团,什么都看不见,两个妹妹都贴着他蜷缩在一起,这时,爸爸突然在外面问:“你们在看书吗?”和建恒说,小妹妹战战兢兢地说:“在看,我们在看呢!”等他们长大后,爸爸回忆起来也忍不住笑着说,“那么黑的屋子,你们能看见什么。”淘气是孩子成长中的永恒的主题。和建恒带着妹妹一起玩儿,养成了他的“大哥”性格,也与妹妹们在一起度过的童年中,经历了很多难忘的回忆。无论那时是一起流过的泪水,还是笑声,在今天看来都是弥足珍贵的亲情。

    和建恒说自己并没有唱歌的天分,甚至他的妈妈在他小时候听到他唱歌时说他唱歌怎么那么难听,像猪在嚎叫,这让他的内心充满了自卑,直到上了高中之后,他在一次唱歌时不仅被大家接受了,还得到了老师的认可,从此,他才开始学习声乐。唱歌需要的不仅是技巧,更多的是需要情感的投入,而情感的迸发却需要灵感,因为只有感悟到了歌词和旋律所表达的内涵,才能唱出那种节奏和需要的情绪。每当自己不在状态的时候,他就想尽办法去投入,有一次他想找到那种畅快淋漓的感觉,就冲进了暴雨中,任凭雨点砸在身上,当他兴奋地给我打电话说找到那种感觉的时候,手机进水了。歌声,就是心声,当心中的旋律在体内流淌的时候,那种忘我、那种投入,就变成了他为战友们倾情演唱的动人的歌声。

    心灵的坐标

    “高原处处都能看到你的身影,你是洒落洒落人间的星星,像那颗颗虔诚的心灵,像座座灵魂垒起的岁月,仰望着昨天和今天的天空,大地不会把你从我的心中尘封,法号声声会把你从沉睡中唤醒,你是黑夜里人们寻找的坐标,我虔诚的为你祈祷,在我的生命里你会越垒越高……”第一次听到《心灵的坐标》这首歌,还是在香格里拉,而和建恒演唱的这首歌倾注了他自己很深的情感。他在一次为高原驻训的官兵演出时,由于下雨,只能一个帐篷一个帐篷地唱,他自己都不知道唱了多少个帐篷,直到最后嗓子都快哑了,但是,他说他很感动官兵们在那种艰苦的作训环境中的乐观与豁达,所以,他觉得那些官兵就是他心灵的坐标。

    渴望为官兵创作歌曲,并寻找创作的灵感,这是和建恒的心愿。在贵州慰问驻训官兵的演出,他给我打电话问,怎么修改一下之前我推荐给他的那首《九龙欢迎你》的歌词,这首歌是我去川藏高原采访时,九龙县自己创作歌词、谱曲、演唱的一首歌,“雪山捧起洁白的哈达,呷尔河弹起悠扬的月琴,欢迎你,远方的朋友,九龙儿女为你美酒洗风尘,共祝愿我们的友谊长存!跳起锅庄,举起酒杯,唱一首祝愿的酒歌,为你祝安康,欢迎你,尊贵的朋友,送你一份祝福,吉祥伴你行,共祝愿我们的明天更美好!”我告诉他就把“呷尔河”改成“赤水河”,把“九龙”改成“贵州”,与现场的官兵互动,这样会更亲切和贴近他们的环境。

    在一次次演出中,他的心灵得到了净化,灵魂也在接受洗礼,每次谈到这些的时候,他都很动情。我也尽可能为他找一些新歌为官兵们演唱。我们也曾一起为在高原驻训的官兵唱了一首《香格里拉》,可是,我一直记不住歌词,每天一个阵地、一个帐篷地采访,能把这首歌的旋律记住,对于我这样一个谱盲来说,已经非常不容易了。演出前,和建恒早早就把歌词抄在一张小纸条上,两段歌词,他抄在了那张小纸条的正反两面,由于官兵们献花,第一段演唱完,他手中的纸条就飘了下去,我毫不犹豫就捡起来了,因为第二段歌词我基本上就没有印象。看似我们俩在对望,其实,我们都在张望他手中隐藏在花束下面的那张纸条上的歌词。当我捡纸条时,大家还都以为是花束里百合掉落的花瓣。

    我们心中都有那一份情感,就是为那些戍边守防辛劳的官兵送去一份祝福、一份感激和带去一份快乐。回到北京,一天听到了泽旺多吉唱的《吉祥藏鹰》,“雪域罡风给了我不屈的性格,祖祖辈辈给了我虔诚的嘱托,朝拜了布达拉宫飞越雪山一座座,向着军旗指引的方向自由穿梭,哎,橄榄青春生命中无悔的选择,金珠玛米菩萨兵不老的传说,捧出那洁白的哈达,捧出扎西德勒,我就是藏家儿女,吉祥的使者。阿爸阿妈给了我刚强的体骼,高原风雪给了我大山的体魄,告别了珠穆朗玛,飞向绿色军营,在这打造和平的天空,拥抱辽阔,……”这首歌描画出一幅藏族老阿妈送子参军的宏大庄重的送行画面。在浓郁藏风旋律的铺垫下,歌曲描述了一个年轻有为的藏族小伙虔诚地告别了西藏圣地,像展翅的雄鹰一样向着军营的天空自由飞翔,用吉祥使者诠释了藏汉一家亲的和谐民族主题。

    和建恒说他的内心深处也特别渴望能有这样的藏歌去演唱,我告诉他在2010年曾听到歌颂龚曲此里的《雪山赤子》那首歌至今还被迪庆军分区的官兵们传唱,他说当时也知道这首歌,是主旋律中的一首经典的藏歌。这些军旅题材的藏歌都激发他对新歌的渴望,我在自己的微博上写了一段话:“牦牛是力量,羊群是画卷,河流是眼波,群山是臂膀。面对神山我许下了誓言,面对江河我留下了深情,面对雪域高原我留住了眷恋,我们共同守护着民族的家园,这是我们共同的誓言,神山作证,天地可鉴。”我的导师看了之后,说找人谱个曲吧,挺好的。收到导师的短信,我的眼前浮现的是暴雨中的和建恒他们文工队演出的场景,还有泽旺多吉《吉祥藏鹰》的MV中高原的孩子们站在路边为过往军车敬队礼的那个镜头,雪域高原有我们官兵常年的默默奉献,甚至流血牺牲,能为他们的寂寞与孤独的驻守送去温暖的问候和优美的歌声,成为我们大家共同的心愿。

    作为记者,我的武器是手中的笔,作为歌手,和建恒的武器是他心中的歌,我每天书写的是那些站立在精神高地上的军人,而作为歌手,特别是一名藏族歌手,他每天放歌军营,唱出的是军人的坚守、军人的奉献,甚至是军人的流血和牺牲。我们都难忘高原驻训官兵在泥泞中的灰头土脸,难忘帐篷里那些还脸上还显稚嫩的官兵,难忘那些在骄阳似火、暴雨如注、蚊虫叮咬的阵地上风餐露宿的官兵们忙碌的身影,难忘在他们用那已经磨得粗糙、布满老茧的手为我们的歌声喝彩,难忘每次走过阵地、走下高原,再回眸那一刻看到他们挥手时的心疼与心酸。没有他们爬不上去的山,也没有他们过不去的河,就是山摇地动的地震、泥石流、干旱、火灾,每一次与大自然抗争,都能让我们想起祖海那首在洪水滔天的抗洪一线唱出的《为了谁》,就是为了万家团圆,为了国泰民安。军人们永恒不变的坚守,激励着我们各自都在岗位上坚守,用我们的爱去拥抱辽阔的祖国。(来源: 中国军网记者频道 刘丽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