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峰革命烈士陵园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12年07月20日
7月17日,共和国第一号烈士段德昌忠骨埋葬地——湘鄂边苏区鹤峰县革命烈士陵园,正式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这是湖北恩施州唯一一个由中宣部授予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有着勤劳勇敢、淳朴厚道、奋斗不息传统的湘鄂边苏区鹤峰革命烈士陵园,荡漾着改革的春风,传承着红色血源,打拼在改革的浪尖。
1926年春,党的活动发展鹤峰,红色种子就开始播撒这块古老神气的土地。在这块血染的红土地上,从1926年到1933年里,红色革命如火如荼,贺龙元帅金戈铁马十一次进出鹤峰。硝烟弥漫中,革命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当时全县6万多人有2.5万余人参加革命,3000余名土家儿女的鲜血染洒这块土地。湘鄂边苏区鹤峰革命烈士陵园始建于1959年,这里安葬着彭德怀入党介绍人、毛泽东主席签发的共和国第一号烈士、红九师师长段德昌;贺龙元帅亲大姐、湘鄂西第一位女红军司令员贺英;叱咤风云的红九师参谋长、湘鄂边独立团团长王炳南;红二军团士兵委员会主席、中共湘鄂西特委巡视员蹇先为等先烈。墓碑上革命先烈的名字让人们热血沸腾,他们是人民的英雄,他们是鹤峰之魂。正是这些先烈们,让鹤峰写进中国革命史红色卷书;让湘鄂边苏区鹤峰革命烈士陵园走向全国。
湘鄂边苏区鹤峰革命烈士陵园座落在湖北省农村十面红旗之一八峰山村脚下。全园面积150亩,依山傍水而建,原名“鹤峰满山红烈士陵园”,1978年重新扩建,经湖北省委、省政府批准更名为“湘鄂边苏区鹤峰革命烈士陵园”,1988年12月,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烈士陵园建筑物保护单位、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4月,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陵园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2009年经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2A级旅游景点,全国三十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
这里的烈士纪念建筑物主要有:主墓、纪念碑、烈士祠、烈士纪念馆、贺龙铜像、星火广场、主大门牌楼、贺龙元帅题词和廖汉生副委员长题词屏风、烈士纪念亭、后山侧大门等。园内有湘鄂边苏区革命文物陈列馆廖汉生同志(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将)题写馆名,现有馆藏革命文物650余件,已被鉴定的国家一级文物2件。陵园建设与县内特有的100余处重要历史遗址、遗存和纪念地,以及独特天然原生态旅游资源,独特的土家族民族民俗文化交相辉印,形成独特的红色旅游和绿色旅游。每年接待社会各界人士约15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