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家陈桥顿爱国情怀 20年出资1600多万拥军优属
2011年08月05日
今年“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沥林镇抗美援朝伤残军人张运兴整天乐呵呵的,前来探望他的贵客络绎不绝,他们中有民营企业家,也有政府领导。面对左邻右舍羡慕的目光,张运兴感慨地说:“多亏了‘拥军优属联系户’制度,让我们这些优抚对象过上了幸福生活。”
在广东省惠州市,像张运兴这样受益“拥军优属联系户”制度、备受关心的优抚对象,足足有4000余户,响应的民营企业家达3012人。创建和推广这一制度的带头人,就是全国劳动模范、广东省桥胜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陈桥顿。日前,这一创新之举得到了解放军总政治部、广州军区和广东省委的充分肯定,并要求推广。
帮扶烈军属脱贫致富
提起陈桥顿,沥林镇80多岁的烈属张新娣总是老泪纵横。张新娣的丈夫曾是东江纵队战士,在战斗中牺牲,撇下她孤苦一人。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陈桥顿就主动照顾老人生活。老人眼患白内障,无力支付手术费,陈桥顿得知后,不仅包下她的全部医疗费用,还每个月给她生活费。平时老人生活上有什么困难,他都关怀备至。老人膝下无儿,却过着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有一句话,常挂在陈桥顿的嘴边:“要让死去的人安心,给活着的人信心,社会才能更美好。”
陈桥顿的家乡是块革命的热土,曾养育了廖仲恺、邓演达、叶挺等一大批革命家和著名将领,著名的东江纵队就战斗在这里,因此烈军属比较多。从1993年起,他先后和9户贫困烈军属结成联系户,帮扶他们脱贫致富。烈军属家庭经济拮据,他慷慨解囊;烈军属家房屋漏雨,他亲自带人维修。
在沥林镇,有一位叫黄克顺的退伍军人,与妻子已经双双病逝,留下两个未成年的女儿。当时大女儿读高一,由于经济困难面临辍学,陈桥顿知道后,主动上门鼓励她们姐妹俩要对生活充满信心,并承担了她们的学杂费和生活费。在他的资助下,黄克顺的大女儿顺利完成了大学本科四年的学业,现在已参加工作。
富裕后首先想回报社会
陈桥顿出生于1953年10月,于1985年开始创业,于1993年组建广东省桥胜集团有限公司。
七岁那年,陈桥顿得了重病,生命垂危,父母一筹莫展之时,被前来义诊的解放军医疗队挽救;又有一次,他在河边玩耍,不小心失足落水,生死攸关之际,还是被恰巧路过的解放军战士救起。两次救命之恩,让从小就想当兵报国的陈桥顿,对军队更加情有独钟。然而,由于客观原因,他的军人梦没有实现,却一步步走上企业兴国的道路。经过20多年的拼搏,陈桥顿从一个建筑队小队长成长为一个民营企业家。富裕起来后,他首先想到的是用财富拥军优属,建设家乡,回报社会。“一个人不要等到很富了才去做好事,只要有点能力就行,帮人没那么难。财富就像肥料,撒播出去才最有意义。”
多年来,他在致力发展公司多元化业务的同时,把支持部队建设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积极参与拥军工作。创业至今,他累计出资1600多万元资助烈军属、困难群众、支持部队建设和老区建设,并于1996年与驻惠75206部队结成军民共建“对子”,建立了军民共建制度,每年为官兵至少做一件大实事、大好事,开创了民营企业与部队结“对子”的先例。
陈桥顿常说“没有人民军队的钢铁长城,就没有改革开放的和平年代,更没有民营企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正是在他的影响下,集团公司在广大员工中经常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活动,如与75206、75203部队举办军民联欢联谊会、邀请部队官兵开展国防知识讲座、参加国防军事训练、参观国防教育基地和英模事迹展览等,全方位地了解国防和双拥知识教育,使公司员工认识到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唇齿相依的作用。
陈桥顿在做好物质拥军的同时,还利用自身的特点和条件,坚持不间断地进行精神拥军:每当新兵入伍,老兵离队,他都会抽空为部队官兵上教育课,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为官兵讲述艰苦创业、诚信守法经营,发家致富的经验,激励新兵奉献军营,爱军习武,保家卫国的高尚情操;勉励老兵开创新事业、新天地的信心和决心。
创建和推广“拥军优属联系户”制度
在与驻军部队结对子搞好军民共建的同时,陈桥顿还在全国首创建立民营企业“拥军优属联系户”制度。
起初,陈桥顿主动与当地政府联系,与当地9家军烈属结成优抚对象。烈军属家庭经济拮据,他慷慨解囊;烈军属家的屋顶漏雨,他亲自带队维修;烈军属子女上学交不起学费,他热情相助。他把烈军属当成自己亲人一样关心备至。
在爱国拥军的实践中,陈桥顿深知,一个人的力量十分有限,要使个体行为向集群化转变,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二00四年三月,他向当地沥林镇府和全镇民营企业发出建立民营企业“拥军优属联系户”制度倡仪。在他的倡议下,沥林镇有10多户民营企业家本着自愿、对口、以强扶弱的原则,与沥林镇29户军烈属建立联系,使沥林镇出现以拥军为荣的良好的社会氛围。他率先倡导并建立的民营企业与军烈属联系户制度得到了广东省双拥办和全国双拥办领导的充分肯定,并在惠州市进行全面推广。目前,全市已有3012个民营企业主与4000余户优抚对象建立了联系户制度,帮助军烈属家庭搞好生产、生活、子女读书、就业困难,提高、改善生活水平。
陈桥顿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着人民军队,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对待着军烈属家庭,他以无数热爱国防和子弟兵的故事,编就了“爱国拥军”的最美丽花环。陈桥顿,用执着、真诚的不变情怀,诠释着新时代人民国防的新内涵。(大恩网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