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云南总队司令部通信站"靓丽"转身的女兵们
2014年03月28日
武警云南省总队司令部通信站有线中队活跃着一群“85后”、“90后”女兵,她们立足三尺机台,挥洒激情和汗水,演绎出属于巾帼英雄的独特精彩。中队先后多次被总队评为“基层建设先进中队”,被武警部队评为“‘通信双争’标兵台站”,还被全国妇联表彰为“全国巾帼文明岗”,成为武警部队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单位。
女兵们在楼道内背诵常用电话号码
“十看”方法 掌握女兵思想心理变化
“刚到中队时,我感到非常茫然,幸亏中队干部和班长及时帮我走出了困境……”谈起刚下队的那段经历,如今已是班长的田丽娟感慨万千。
为了缩短新兵下队后的适应过程,中队及时开展队史教育,参观昆明陆军讲武堂,学习方红霄、张云波等忠诚卫士事迹,观看90后青春励志纪实片《士兵突击》,激励新兵建功警营。干部骨干与新兵结成对子,在宿舍里、机台旁、操场边、树荫下,与她们聊上三五分钟,说上三言两语。副指导员包光艳总结出“十看”方法:训练看表现、工作看劲头、就餐看饭量、走路看姿态、衣着看品味、出门看打扮、言谈看话题、娱乐看兴趣、交往看对象、打电话看神情,及时掌握女兵思想心理变化。
昆明女孩小马,入伍前是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公主”。刚到中队不久,便因业务训练苦而闷闷不乐。副指导员包光艳主动走近小马,耐心给她讲述自己从话务员考上军校的成长历程、讲女航天员刘洋的故事,组织官兵开展“当兵苦不苦、吃苦要不要、苦得值不值”大讨论,还与小马编成“三互小组”,心贴心地教,手把手地帮。后来小马来了个“漂亮转身”,成为中队业务骨干。
贵州女孩卢启敏怀揣考军校的梦想来到警营,可话务兵每天要在机房工作6个多小时,加上还有其他工作,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复习功课。小卢的心凉了下来。“要想当一名警官,首先得当好一名士兵。”代理中队长陈燕妮反复与她谈心沟通。中队还专门安排复习时间,安排高学历官兵辅导授课。小卢不仅以过硬的业务素质被评为“优秀士兵”,还以优异成绩考上了武警后勤学院。近几年,中队先后有20多名女兵考上了军校。
“酷劲”十足 并不是女兵真正的美
“90后”女兵小刘是个时尚女孩,第一次周末外出,一条有破洞的牛仔裤,一对大大的耳环,一副造型夸张的墨镜,“酷劲”十足。班长提出批评,小刘还振振有词:我的青春我做主!
中队没有急于定论和指责,而是有意识地播放了一部传统教育影片《邱少云》。在随后的观后感发言中,尽管风格五花八门,表达千差万别,但她们都道出了一个共同的东西。有的说:“邱少云的身边有水塘,翻个身就可以活下来;或者他及时拍灭身上的火也不至于被烧死,但他没有这么做。在他身上,我看到了军人之魂,体会到什么是铁的纪律……”
中队长陈燕妮因势利导,以“什么是女兵真正的美”为主题,及时组织学习条令条例相关规定,剖析违反条令的种种现象,形象解读军人气质美、品格美、奉献美的内涵,让女兵们懂得脖子上挂个“玉佛”、脚上拴根红绳、外出穿上奇装异服等现象,看起来是个人小事,实际上是违反了规定,影响了集体荣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和嗜好,没有铁的规矩,军人哪像军人,部队哪像部队。既然走进了警营,我们的个人行为就要符合规范,就要把遵章守纪内化为自觉行动!”事后,小刘在日记中认真地写上了这段话,中队再也没有发生过任何违规的事。
在总队机关大院,每天三餐开饭前总能看到中队干部带领女兵打扫卫生的身影,一年365天,天天如此。她们叫响“战士看班长、班长看排长、排长看主官”的口号,日常大小工作,干部都在一线;每次点名,先从中队长指导员点起;检查警容风纪,先由战士检查干部;检查内务卫生,先从警官宿舍开始!规范的内务,严整的警容,整齐的队列……中队成为部队正规化建设的一个“窗口”。
练好“四功” 才能“弹好钢琴”
“您好,请问您要哪里?”走进话务机房,女兵们悦耳的声音此起彼伏,纤细的手指像“弹钢琴”似地在话务台上飞舞。
脑功活、耳功灵、口功清、手功巧,是对话务女兵的基本要求。练好哪一功,都需要付出超常毅力和耐力。
“XXX,号码是……。”做梦都在背电话号码的河北女兵李丹丹,天生对数字不敏感。为攻克记忆难关,她把电话号码做成“口袋书”揣在兜里,折成“小纸条”夹在笔记里……一有空就掏出来,站着背,走着记,坐着诵。女兵们还把号码编成故事、改成笑话、串成顺口溜,赋予一串串冷冰冰的数字以生命。如今,每个人都能记住数千个电话号码。
能讲一口标准流利、字正腔圆的普通话是话务女兵必不可少的功课。来自云南的李丽娜刚来时一口具有云南特色的“马普”,经常闹出一些笑话。在班长的鼓励下,她每天提前半个小时起床听广播、读报纸、念顺口溜,天天模仿并跟着新闻联播主持人发音,一有空就对着镜子练表情、练口型,普通话水平提高很快,还拿到了全国普通话“二甲”证书。
为了能在话机上弹指如飞,女兵们一练指法就是成百上千次,训练时间在模拟键盘上练,课余时间在桌子上甚至墙面上练,纤纤玉指磨出了老茧水泡。为了练好“耳功”,她们把全国各地的方言、总队首长和机关干部的声音信息录下来反复研听。女兵们凭借夜以继日的刻苦,终于练就了“一耳听清、一脑记清、一口报清、一手打清”的“绝活”。(来源:云南信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