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画家李荣昌 纸上风云再颂爱国“忠魂”
2013年11月08日
近日,记者获悉,由大型文教地产——东方文德广场支持举办的《忠魂颂》中国历代爱国志士人物画展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举办,展出广州著名历史国画家李荣昌历经十二年创作的五十幅组图,刻画了中国历代最具代表性的爱国志士人物。而在开幕当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爱国”成人礼也同时举办,百余名即将成年的学生以“颂忠魂”的爱国主义为起点,步入人生的新阶段。
当激昂的国歌奏起,广州市第十三中学的学生们仰望国旗,庄严宣誓,立志成为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其后,到场的领导嘉宾为“忠魂颂”——李荣昌先生爱国画展举行了隆重的揭幕仪式。李荣昌先生是著名的爱国画家,现任广东省连环画研究会理事、广州侨艺书画会副会长,曾举办多场个人画展。此次展出的“忠魂颂”系列,是他历时十二个春秋的呕心沥血之作,五十幅组图,刻画了中国历代最具代表性的爱国志士人物,具有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意义。
据主办单位工作人员透露,展厅门口右侧的一幅《广州解放》将应用于“羊城通”卡的设计当中,为李荣昌的倾力之作。据悉,李荣昌《忠魂颂》画展十余年间先后在北京、广州、佛山、东莞等全国各地展出,超过60万人参观。而据主办方东方文德广场、万木草堂负责人龙东江介绍,此次展出,将向秀丽、雷锋等现代英雄人物画像也纳入到忠魂颂系列画展,体现了新时代的爱国主义倡导。
其人:四十余年坚持历史题材画作“以画育人”
据李荣昌介绍,他是广东番禺人,自小着迷于古代小说和历史故事,对《说岳全传》、《三国演义》里的英雄人物如数家珍。少年时代,他在广州知名书画家和古文物鉴赏家黄金海的引荐下,师从李天马学习书法,开拓了艺术眼界,并深受传统文化的熏染。1962年,李荣昌进入当时的广州文史学院学习,接受传统的国画训练,为其书画艺术之路夯实了基础。李荣昌研习书画艺术至今40余年,特别对人物画有深入研究。现为著名岭南国画家、广东省连环画研究会理事、广州侨艺书画会副会长。
当今画坛,表现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的作品为数甚微,而专注历史题材创作的画家更是日益稀少。李荣昌却显得有些另类,研习书画40余年,用画笔真实再现了多位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以此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对此,李荣昌表示,自己最喜欢画历史人物,他认为画家应该提倡正气,匡扶正义,坚持艺术为社会服务,因此他一直坚持现实主义的创造方法,坚持创作历史题材作品,“要传承中华文化,让观众在看画中了解和读懂中国历史。”
1989年,李荣昌着手创作《忠魂颂》系列画作,希望“以画育人”,用写实具象的手法创作再现了一组人物形象,比如抗倭英雄戚继光、收复台湾的郑成功、禁毒先驱林则徐、关天培、甲午海战邓世昌、抗日英雄杨靖宇、左权及现代爱国志士容国团、邓稼先……历时12个春秋,50余位民族英雄、爱国志士终于跃然纸上,反映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前仆后继、抗击侵略的爱国主义精神。
其画:讲述城市的英雄故事
记者看到,在中山图书馆内李荣昌“忠魂颂”画展中,虎门销烟的林则徐、血战英军的关天培、抗击日舰的邓世昌、获得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的乒乓球运动员容国团等本土英雄,都栩栩如生地出现在他的笔下,将参观者带入一个英雄的世界。
而据李荣昌介绍,创作过程不仅仅是对画工的把握,更是对英雄故事的烂熟于心。谈起这些英雄志士的事迹,李荣昌如数家珍。他认为,了解广州历史中的英雄,是认识这座英雄城市的前提,“广州人并不乏英雄气质,火凤凰向秀丽就是典范。我们有必要将这种家国情怀传承光大,细细地讲述这个城市的英雄故事。”
李荣昌透露,此次展出仅包括中国近代史的爱国英雄,而在明年,恰逢广州解放65周年、甲午海战120周年等诸多爱国历史事件的纪念日,他计划将古代和近代爱国英雄、历史事件等进行联展,“只要是抵抗外辱、为中国自强争气的,都是英雄,都可以作为代表纳入画展。”
观点:当代“血性教育”缺失 大人小孩都应“补课”
谈起最初办“忠魂颂”画展的初衷,李荣昌表示,自最初办展至今,爱国主义是十年来不变的主题,“对于孩子而言,目前的应试教育更偏重于功利性,关注爱国主义道德教育的方面极少,间接导致青少年犯罪等问题出现。他们在成长阶段,其实更需要榜样的引导,需要正能量的支持。而成人更是孩子的直接榜样,他们对于祖先历史的正确态度才能引导孩子有正确的世界观。因此在爱国主义教育上,现在存在血性教育缺失的情况,大人小孩都应该‘补课。’”(来源:信息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