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中国妇基会等携手探索创新社区公益教育模式

2013年05月10日

    昨日(5月9日)下午,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和桃源居公益事业发展基金会携手中华女子学院、重庆女子职业高级中学,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共同启动重庆桃源居社区文化教育中心项目。此举标志着,在借鉴深圳桃源居社区妇女、老人和儿童全员终身教育体系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重庆桃源居社区在“生活即教育”、“社区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以及终身教育等教育新理论、新观点、新方法方面,开始新的卓有成效的探索。

    重庆桃源居社区文化教育中心由桃源居公益事业发展基金会定向捐赠1亿元,用于重庆桃源居社区开展社区全员教育、妇女终身素质教育和老年大学、社区儿童素质等公益项目。其中,7000万元用于重庆桃源居社区文化教育中心的场馆建设,建成后,该中心面积将达到1万平米,成为中国社区文化教育的窗口和标志性建筑。另外3000万元用于今后五年重庆桃源居社区妇女、老人、儿童全员终身教育经费。

    此次,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桃源居公益事业发展基金会两大基金会与中华女子学院和重庆女子职业高级中学强强联手,开展“校社合作。以重庆桃源居社区文化教育中心为平台,中华女子学院将在重庆桃源居社区开设大专、本科和研究生课程,以及博雅学堂。同时,借助这一平台,初中学历的社区妇女可以通过重庆女子职业高级中学攻读中专学历。经劳动部门批准,社区文化教育中心还将开设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按照计划,在重庆桃源居社区5年开发期内,25至45岁的社区妇女可望全面普及一次。重庆女子职中将全面承办中华女子学院为桃源居社区制订的全员教育、妇女终生教育战略发展规划。社区文化教育中心还将立足社区,面向社会开展学历教育、职业教育和素质教育。

    在老年教育方面,重庆桃源居社区文化教育中心将设立老年俱乐部、开办老年大学,对符合条件的社区老人提供终身式、全福利服务。在儿童教育方面,桃源居基金会将在毗邻社区的两江小学、渝北中学和女子职业高中这三所学校设立培优奖优奖学金,在这三所学校就读的桃源居社区学子,只要符合相关条件,就可享受培优奖学金。选读女子职高的社区学子,只要符合条件,也会享有助学金。学校放学后,社区儿童素质教育中心还将提供午托、晚托服务以及节假日的素质教育服务。

    Homestay(家庭寄宿),这一起源于国外、为外国留学生以有偿服务的形式提供住房与生活基本设施(大多是本地家庭)的家庭教育模式,正在为越来越多的国人所熟知。重庆桃源居社区立足实际,将在社区探索创办中国式的“Homestay家庭教育”模式。该模式针对的群体,是那些孤独的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和独生子女家庭,由社区遴选并给予适当补贴鼓励,把这样的三个家庭“结合”起来,利用双休或节假日,“一家人”聚在一起,“家庭成员”之间有姐有弟,有爸有妈,有爷爷奶奶,孤独一点点消蚀,亲情日益浓郁。这个新形势下的“邻里互助托护中心”,将是重庆桃源居社区的一大创举。

    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甄砚在启动式讲话中说,桃源居经过多年的实践,让人们看到了生活在桃源居的群众在文化素养、道德修养、举止文明、互助有爱等方面都有极大的提升,创造了社会管理、居民自治的好经验。特别是重庆桃源居社区文化教育中心的工作理念、工作思路与全国妇联所开展的女性素质工程相一致,与所倡导的普及和提高妇女教育水平、提升妇女社会地位的理念相一致,与大力弘扬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相一致。她希望重庆桃源居社区文化教育中心成立后,各主办单位和重庆市各有关方面,进一步总结经验,并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为加强社区管理、提升妇女素质多提供政策与措施的支持。

    据悉,重庆桃源居社区教育模式起源于深圳桃源居,但它并非简单的复制或翻版,而是深圳桃源居的“豪华升级版”:从场馆硬件上,重庆桃源居社区文化教育中心面积达1万平米,在中国堪称独一无二;在资源整合上,该中心集各项功能于一身,如此巨大的“社区生活综合体”,在全国同样绝无仅有。此外,这块社区福利“蛋糕”所惠及的人群在重庆也将扩大,不管您是二次置业或者租住,凡系“桃源人家”会员只要遵守“桃源人家”社区公约,便可享受到不同等级的社区公益服务与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