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候鸟飞”公益基金在北京启动
2013年01月09日
今天(1月9日),国内第一支以候鸟保护为主题的公益基金——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 “让候鸟飞”公益基金在京举办首届鸟类保护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爱鸟护鸟人士济济一堂,交流我国不同地域的鸟类伤害情况并探讨鸟类保护经验。
“让候鸟飞”公益基金昨天(1月8日)在京宣布正式启动。该基金是由知名媒体人邓飞于2012年10月发起,自然大学、湖南护鸟营、天津未来绿色青年领袖协会、江西青原色等先期参与执行的全国护鸟网络公益项目。
近年为我国自然保护立法做出不懈努力的中科院动物所副研究员解焱此间表示,我国未来的自然保护立法,必须为民间保护力量提供机会和平台。
2012年10-11月,湖南护鸟营志愿者李锋发布湖南千年鸟道候鸟杀戮调查视频,天津北大港湿地联盟、天津未来绿色青年领袖协会发起北大港湿地东方白鹳救援行动,先后得到政府及公众的广泛关注和支持。此后,“让候鸟飞”联合发起方《新京报》倡议成立“全国护鸟媒体联盟”,超过50家全国各地的纸媒加入联盟,密集报道候鸟的生存境遇。同年12月,在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的支持下,“让候鸟飞”公益基金正式成立。计划支持全国的护鸟志愿者团队开展日常鸟类巡护、鸟网清除、非法贸易举报、伤鸟救助、环境教育宣传等工作,为候鸟在中国的迁徙之路保驾护航。
此间信息表明,“让候鸟飞”将建立全国护鸟行动网络。据介绍,目前全国护鸟志愿者队伍已有将近20支。全国各地还有几十家观鸟会,鸟类观察、鸟类摄影爱好者人数达到数万人。“让候鸟飞” 计划3年内募集1000万善款,将护鸟、观鸟、鸟类摄影群体相互对接,同时搭建起一个全国鸟类伤害及护鸟行动信息地图网站,支持全国各地至少30只各地的护鸟团队积极开展鸟类保护工作,成为鸟类保护与野保执法不可或缺的重要社会角色。
“让候鸟飞”特别顾问、中国鸟类学会秘书长张正旺介绍,在全球八大鸟类迁徙通道中,中国占了三条,其中,每一条上的候鸟都在饱受杀戮,“不仅是鸟类科研需要民间网络的支持,如果缺乏网络互联的地理覆盖,中国的候鸟保护效果就是支离破碎的,这和栖息地网络的保护意义同等重要。”
在基金启动仪式上,苏宁企业现场为“让候鸟飞”公益基金捐赠100万元,作为“让候鸟飞”2013年的启动资金。中国鸟类学会、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全国鸟类环志中心、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北京猛禽救助中心,以及自然保护立法研究组等机构有关负责人,与来自全国的护鸟志愿者、媒体一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发起人之一的邓飞介绍,“让候鸟飞”公益基金项目设立了监事会、管委会和执委会,形成三权分立,便于基金的安全有效运转。
监事会将由他和捐助方及部分媒体人组成,主要监督基金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而管委会则由部分护鸟项目负责人、基金会相关负责人组成,负责各护鸟项目资金审批;执委会则由护鸟志愿者团队组成,负责各地项目的设计和申报及执行。(大恩网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