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将建设1000所农村中学科技馆
2012年08月26日
农村中学科技馆大型公益项目今天(8月26日)在京启动,中国科技馆发展基金会与正大环球、新时代证券签订捐赠协议,计划到2015年末,在全国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建设1000所农村中学科技馆,以提升农村青少年科学素质;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化;促进科技馆展品产业化。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出席仪式并为农村中学科技馆揭牌。
“农村中学科技馆”公益项目由中国科技馆发展基金会倡导建立,正大环球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和新时代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此次共同捐资2000万元。旨在通过项目的实施和示范,充分发挥社会力量,提升经济欠发达地区、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科学素质;进一步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化;带动科普展品产业发展。
“今年先选择10余所乡镇初中试点,边总结经验边逐年推开。计划‘十二五’末,在全国特别是中西部建设1000所农村中学科技馆。每所科技馆都将配备科普展品、数字科技馆、科普图书、学生科技创意作品以及多媒体投影设备。”中国科技馆发展基金会理事兼秘书长田英说。
——科普展品。由15-20件左右的互动型展品和创意组合插件等组成,分为数学、声学、力学、光学和电磁学等多个展区。主要通过互动方式展示和模拟科学基础原理,寓教于动。
——数字科技馆。基于计算机组成,通过单机或互联网展示和应用中国数字科技展馆内容。中国数字科技馆是国家科技部基础条件平台项目,由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共同建设的国家级公益性科普服务平台,由中国科技馆管理和运行。它将各类科普展厅、科普资源数字化后集中展示,突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内容丰富、趣味十足,寓教于乐。
——科普图书。由1000册左右的图书组成。图书种类多,内容新,主要涵盖科学知识、人文地理、历史文化、科学家传记、百科全书以及励志类等方面,内容健康、种类繁多,寓教于读。
——科技创意作品(挂图或展板)。由若干创意作品挂图或展板组成,开始阶段取材于青少年创新大赛学生创意作品内容,今后鼓励当地学生开放思维,展示他们的优秀创意作品,制作挂图或展板,集中展示,寓教于行。
——多媒体投影设备。综合利用,既可播放科普影视作品,也可用于科学课集中教学,广泛使用。
——适合当地需要的卫星接收设备。
中国科协2010年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为3.27%,其中农民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仅为1.51%。与中央提出的“到2015年实现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5%”的目标尚有较大差距。
“为最大限度发挥科普作用,这些农村中学科技馆建好后既要面向本校学生,也要适时向当地其他中小学和农民群众开放。”田英说,筹建农村中学科技馆需公开申报,馆内资源配置按招投标方式进行采购。中国科协、中国科技馆发展基金会将会同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建馆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和评估。
中国科技馆发展基金会算了一笔账,建一所农村中学科技馆需要资金约30万元,1000所示范科技馆就需要3亿元。基金会倡议各级政府和相关组织,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助力这一公益项目,扩大农村中学科技馆覆盖面,惠及更多农村学生和农村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