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工程继续开展2012激励行动
2012年04月12日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主办的“2012希望工程激励行动”昨日(4月10日)在北京启动。
“希望工程激励行动”由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主办,2011年开始与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合作。项目旨在支持在校大学生持续开展社会公益服务,为社区带来有益改变;通过项目实践,帮助青年提升能力,成为有责任的行动者和公益文化的倡导者。
2011年,“希望工程激励行动”的实施得到了北京地区27所高校的热情参与,共收到项目申请398个,经专家评审后,最终115个项目获得资助。项目领域覆盖青少年教育和健康、环境保护、动物保护、社区服务、社会福利、文化艺术等。项目支持了1100余名大学生开展社会公益服务项目,服务人群逾万人,志愿者人数约5000名。据介绍,大学生创意设计的公益项目实施周期为1-3年,每个项目均可获得最高人民币1万元以内的资金资助。2011年“希望工程激励行动”各项目实施资金共计942,362元,其中学生团队自筹资金167,918.7元,中国青基会实际划拨资助资金753,890元。
2011年“希望工程激励行动”与实施之前相比有多项创新。为提高项目参与者向社会募集公益项目资金的实践能力,各项目采取了全新的资金筹集方式,即每个项目20%的资金需由团队通过接受公众网站捐款、手机短信捐款或线下活动等方式自筹,仅2011年6月至7月期间,71个团队通过雪糕义卖等方式筹足或超过20%的项目款自筹项目资金。和BC的合作,希望工程激励行动为项目团队提供了更好的培训资源,除特别聘请中英两国专家,直接为大学生量身设计培训课程外,在项目实施中期,还进行了三次新颖、互动性极强的远程网络培训。“希望工程激励行动”还组织了优秀项目赴香港、英国参访、交流活动,使参与学生开阔了眼界,增强了自信,同时也推动希望工程文化交流。此外,项目团队通过微博、网络论坛及社交网站等新兴网络平台进行了主动、积极的项目自我宣传和推广,并取得良好宣传效果。
“希望工程激励行动”2011总结交流暨2012年启动仪式上,共评选出“激励成果奖”29个,“激励创新奖”6个,“营销先锋奖”10个,并对获得“优秀组织奖”的高校和优秀辅导老师进行了表彰。此次激励行动总结交流活动为也为各团队项目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各团队总结项目执行情况,分享实施经验,讨论项目实施面临的挑战,并由专家老师进行了点评和提出解决对策、未来实施建议。中国青基会表示将继续长期呼吁社会关注大学生参与公益,推进希望工程激励行动广泛开展。
2012年,激励行动将继续发扬创新精神。鼓励项目团队通过微博、网络论坛等渠道进行积极的项目自我宣传和推广,主办方将定期制作电子期刊以帮助推介优秀项目,并定期举行一次高校激励沙龙,每月在不同高校邀请合作伙伴或公益机构为大学生团队讲座,提供项目发展建议;所有项目资金团队自筹部分将由由20%增加至30%,所有项目接受公众网站捐款、手机短信捐款或线下活动自筹,每个激励行动的团队都可以把项目放在新浪微公益平台进行宣传筹资;激励行动还将设立特别领域,即激励行动团队可申报执行希望工程现有实施的项目,如希望工程快乐电影的放映,参加希望工程一堂课支教等。而与BC合作的中英培训及赴港、赴英交流将依然是2012项目最重要的吸引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