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儿慈会再斥资千万元资助72个公益项目
2012年02月23日
今天(2月23日),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童缘”第二期资助项目签约仪式在京举行。记者从签约仪式上获悉,“童缘”项目第二期1000万元善款将资助全国72个公益组织的救助项目。
图为“童缘”一期项目签约仪式
据了解,“童缘”项目是中华儿慈会为资助各地慈善救助组织开展救助活动而设立的大型儿童公益慈善项目。项目通过中华儿慈会向社会各界筹款、各地慈善救助机构申请获得资助并执行的方式开展救助活动。2011年10月斥资千万元善款资助全国68个公益组织开展救助困境儿童的公益活动,主要涉及少年儿童的生存、成长、医疗、心理发展和技能等方面的救助。这些公益项目在短短的三个多月中便有了很大的成效,共累计服务儿童近万名。项目得到了相关部门和媒体的高度认可。“童缘”项目也在2011年慈善年会喜获“中国慈善推动者”奖。
为继续贯彻基金会走民间资助型路线,服务好民间公益机构,造福儿童,中华儿慈会理事长魏久明23日在“童缘”益慈善论坛暨资助项目签约大会上宣布,今年将再次斥资3000万元资助公益项目。
他介绍,今年资助项目将分三期进行,每期资助各地公益组织1000万元,每期资助60个左右各地公益组织,每个公益组织每年接受资助不超过2个项目。每期在资助的公益组织中,中国西部占70%,县以下基层公益组织占70%,新资助的公益组织占70%。
“童缘”二期项目斥资千万,资助72个公益项目。为进一步确保资助项目有效完成,“童缘”第二期资助项目的选拔增设了面试环节,中华儿慈会组织专家在2011年12月分别在桂林、西安和北京对第二期资助项目进行了面试。“童缘”第二期资助项目经过立项申报、初审、复审、面试、理事会审批等环节,并通过公示,最终,包括贫困地区村教学点支持与改善、陌妈之家贫困病患儿童临时住所支持、儿童零暴力成长救助、让贫困地区孩子有书看以及救助视力残疾儿童、救助肌萎缩侧索硬化儿童等72个项目得到资助。
获得救助资金的代表牛青在会上表示,肌萎缩侧索硬化,是一种非严重的慢性疾病,对患者的躯干、四肢和头面部肌肉带来很大影响。患者通常被称渐冻人,活过5年就是“抗冻英雄”。他称,自己患病已有8年,很庆幸。希望建立一个名正言顺的组织,帮助为了在世上多生存一天而花费昂贵药费的人们,尤其是儿童。他把自己发明的头部支持器和洗浴外出折叠轮椅专利权捐给“童缘”。
在第二期资助项目签约同时,中华儿慈会以“童缘”为主题举行公益慈善论坛,民间组织管理局基金会处处长马昕、南都基金会理事长徐永光、中国扶贫基金会刘文奎副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陶传进教授、公益达人薛蛮子、公益记者邓飞、北京太阳村教育咨询中心张淑琴主任等20多名专家学者、NGO组织机构围绕民间公益组织如何发挥更大作用、资助型公益机构资助项目的选择、民间NGO如何做好公益项目等主题进行了主题演讲和专题讨论。为民间NGO组织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学习、交流和沟通的平台。
此外,中华儿慈会倡议建立“童缘”公益慈善联盟。
童缘第三期资助项目申报程序将于2012年3月1日在搜狐公益“童缘”栏目中正式启动。项目申报将通过搜狐公益进行。童缘三期申报和评审工作将更公开、更透明,欢迎更多的民间公益慈善伙伴加盟到童缘的大家庭里来,为了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