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上林县建起梦想小屋 城乡教育资源可共享
2011年12月19日
12月17日,广西梦之岛(集团)总经理助理、工会主席李杰军把梦想小屋的“金钥匙”,递到上林县巷贤镇六联小学李校长的手里。此举标志着由梦之岛捐赠、八桂义工打造的第一间梦想小屋交接完毕。梦想小屋是一个装修特别的房间,里面配有能上网的电脑,通过电脑能与城里的教育资源共享,还有电话,学童能与在外务工的父母免费沟通——该校留守学童及其他学生,从此有了一个新奇的去处。
李杰军说,现在外出务工、劳动力输出已经成为了乡村的常态,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值得社会关注,“梦之岛是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愿意帮助这些留守儿童的成长。”接过开启梦想小屋“金钥匙”的六联小学李校长,对此表示感谢。
南宁师资当“软件”
“梦想小屋”原来是一间电教室,校方特别腾出来支持这一项目。
鹅黄色的墙壁,绿色的地毯,白色的小方桌,橘黄色的小椅子……除了温馨的装修,小屋的最大亮点是两台电脑、两堵墙壁:电脑是学子与南宁视频上课的工具,“梦想墙”和“许愿墙”是学子们心灵的港湾。
六联小学因为师资有限,每个年级只有一名老师教学,包揽语文、数学、美术等课程。因老师精力有限,平时很难给学生开展艺术类的教育。为了给留守儿童增设第二课堂,义工们除了给小屋配置电脑,还邀请南宁市秀田小学的老师作为智囊团,为他们设置课件并亲自授课。这让乡村学生与城市优质的教学资源进行对接,通过输血的方式为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秀田小学校长孙红梅说,从南宁到六联小学需要走2小时的路程,通过网络视频,南宁的老师在教室里为乡村学生授课,节省了不少时间和成本,是一个不错的办法。为鼎力支持这个项目,为和学生们打成一片,17日,秀田小学派出了6名老师一起来到六联小学,与孩子们相互认识,以便日后开展第二课堂教育。
多功能墙当心灵港湾
小屋的另一个亮点是多功能墙。右边是“梦想墙”,画有彩虹、蓝天、怒放的爱心花朵,寓意着在社会和义工的关爱下,孩子们梦想会开花。彩虹的两端,一位和蔼可亲的妈妈正和孩子在煲粥。
左手边是“许愿墙”,在向日葵环绕下,孩子们可以粘贴爸妈照片,寄托思念之情。与“许愿墙”并排的是“自省墙”,让孩子们把自己没做好的事情通过便利贴粘在墙上,让他们在屋子里大声说出决心,鼓励自己下次做得更好。
地板上铺上了仿青草地的厚地毯,学生们可以席地而坐,就像是在草地上玩耍,放松心情。
义工韩冰说,留守儿童的成长缺少父母的陪伴,希望通过梦想墙和许愿墙,让他们在成长中自我勉励,更加坚强。
留守学童的第二课堂
留守儿童们当日还开始了第二课堂学习。来自秀田小学的莫老师和杜老师负责美术课,制作贺卡给父母亲或者爱心人士作为新年礼物。
孩子们不知道要在卡片上画什么。杜老师通过电脑找到了七八张手绘贺卡的图片,给他们观摩。一个个小脑袋凑到电脑前,很惊讶原来贺卡上除了写字还能画画,认真地学习着。
虽然看懂了贺卡要有画有字,但学生们并不知道如何画五瓣花、大树、太阳等图案,拿着画笔愣在那里。莫老师便从简单的图案开始,教他们画在贺卡上。孩子们把画好的贺卡折叠好,小心翼翼地拿在手上。一名女孩说:“等妈妈春节回来了,我把贺卡送给她,告诉她我会画画了。”
从2012年1月份开始,八桂义工将与秀田小学一道,为六联小学的孩子们制作每月一次的网络课堂,通过“软件”驱动梦想小屋,为孩子们扬起梦想的风帆。(南国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