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与中国邮政集团开展“邮善促民生”合作
2014年08月20日
民政部与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决定开展“邮善促民生”战略合作,并于昨日(8月19日)在北京了签署协议,双方还就战略合作有关情况举行了新闻发布会。
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詹成付介绍说,此次双方确定了三大战略目标:一是创新民政慈善超市建设;二是丰富邮政民生服务功能;三是完善基本社会服务网络。双方将以“优势互补、因地制宜、鼓励创新”为合作原则,以慈善超市建设为主体,以其他相关民政服务为补充,开展包括12项内容的合作。
在慈善超市建设方面,双方选择优质的邮政便民服务站通过协商和民政部门授权,成为慈善超市加盟店,并拓展以下7项功能:一是为城乡低保群众、五保群众在店中购物提供一定额度的优惠。二是通过邮政“助农取款”设备,向符合条件的群众发放民政领域的多种民生资金。三是在元旦、春节、冬令春荒等特定时期,向困难群众提供基本生活物资领取、兑换、凭卡(券)购买等服务。四是对安全、卫生、可再穿着的捐赠衣物或再生加工产品进行售卖。五是对符合条件的慈善超市加盟店,民政部门支持其开办代销福利彩票业务。六是发布慈善信息,方便群众查询。七是在符合条件的慈善超市加盟店设立社会捐助点。
在拓展其他民政服务方面,双方将开展5项合作:一是邮政部门充分利用邮递员向民政部门报送急难需求。二是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提供支持,包括邮政部门继续落实义务兵从部队寄发的平信免费邮递政策,带头履行接收安置退役士兵任务,与民政部门共同开发邮票、纪念邮资封(片)等双拥主题系列邮品。三是助力做好救灾工作。协商制定民政邮政救灾应急联动预案,自然灾害发生后,邮政部门充分发挥自身物流优势,协助民政部门运送救灾应急物资,民政部门支付邮政企业的基本运输成本。邮政部门对救灾捐款的汇寄提供免费服务,并根据民政部门提供的物资清单和寄送地址,对寄往灾区用于救灾的捐赠物资开辟绿色通道,在按规定执行物品验视制度的情况下,酌情减免包装费、邮费、运输服务费等。四是鼓励邮政网点配合民政部门开展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民政部门可将邮政投递员纳入灾害信息员培训范围,帮助民政部门开展灾害信息的收集、整理和报告。五是丰富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功能。民政部门、邮政部门在开展慈善超市建设和邮政便民服务站建设时,可充分利用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整合社区现有资源,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慈善超市作为慈善事业的基层服务平台,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也存在许多不足。如数量少(全国仅发展9000多家)、分布不均衡(主要分布在城市,没有惠及农村困难群众,而捐赠的可用衣物和再生加工产品的消化,农村地区应该是重要“出口”)、运营成本高(多年来全国和各地累计投入数亿元资金)、自我经营能力低(一些慈善超市处于关门停顿状态,个别由政府资金维持勉力支撑)。
对此,今年年初,民政部即出台了《关于加强和创新慈善超市建设的意见》,提出慈善超市改革创新要走市场化、社会化、可持续的新路子。此次与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合作,是加强慈善超市建设,更好服务社会公众的又一重要举措。
民政部、中国邮政集团公司表示,双方拟在2014—2015年,按照自愿申请的原则,选择意愿强、基础好、条件成熟的地区合作开展试点,并给予资金和政策支持;“十三五”期间,争取在全国范围内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