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肢残人受惠“重塑未来”慈善活动
2014年03月19日
“肢残人重塑未来”慈善公益活动关爱宁夏捐赠仪式昨天(3月18日)在宁夏银川市举办,首批32名肢残儿童受到捐助,当天下午前往北京接受最新技术的手术。
“重塑未来”慈善公益活动,由中国残联支持、中国肢残人协会与北京丰台广济医院共同发起,是应用组织再生与优化控制技术治疗肢体残疾疾病的医疗救助项目。为全国1000位四肢骨折、疑难骨病、四肢畸形、肢体短缩畸形、髋关节疾病等六大类120种骨科疾病造成的贫困肢残患者免费进行治疗,并帮助其恢复健康、获得工作能力和机会、融入社会、实现人生价值和梦想。
“重塑未来”慈善公益活动所依托的再生控制技术,是在科技创新推动下成熟的医疗技术,拥有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据北京丰台广济医院院长夏和桃介绍,再生控制技术是根据组织再生学原理,依据人体骨骼具有极大再生性和可塑性,运用医疗手段,使人体某些先天性畸形和后天性缺损获得矫正和修复的技术。该技术以生物学、力学生物学以及控制论为理论支撑,形成了一种“自然重建”的治疗理念,治疗领域也延展到了畸形矫正、患肢再生,侏儒症和矮身材双下肢矫形再生等多个方面,不仅在治疗复杂骨折、骨感染、骨不连等疑难症的治疗方面凸显优势,而且在矫治复杂性骨与关节畸形、治疗先天性胫骨假关节、青少年先天性髋关节治疗等方面疗效显著。目前该技术可应用于上百个骨科病种、形成了几千种手术方式,在世界组织再生医学界均享有盛誉。
此外,该技术在治疗疑难骨病以及小儿麻痹后遗症等病症时,也形成了新的治疗方法。据了解,小儿麻痹后遗症传统方法虽在以往的治疗中发挥过一定作用,但由于创伤大、固定容易失效、畸形矫正不彻底,且不可能按照人的意识去实现矫正,只能到达阶段性的、局部性的、有限的畸形矫正。而再生控制技术则将微创、再生、仿生和控制理论技术融会贯通,形成了以应力再生为基础、微创骨穿针为方法、术后控制为法则,可按照人的意愿实现各种矫治目的的技术体系。在新的技术体系治疗下,已有3000多例患者得以康复,恢复肢体功能,可谓是新技术治老病的典型。
活动将宁夏列为“重塑未来”慈善公益活动开展地区,安排医疗救治贫困肢残人200例,在北京丰台广济医院进行治疗。宁夏将对接受“重塑未来”活动免费医疗救治的肢体残疾人优先享受助学补贴,免费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增强他们的就业创业能力,自主创业的由各级残联进行扶持,优先安排贷款贴息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