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安平中国·北大公益传播奖启动
2013年08月27日
为记录和推动中国公益事业的发展,首届安平中国·北大公益传播奖日前正式启动,并面向全社会征集作品。从2012年起至2013年8月,所有站在公共利益的立场上,发表在媒体和自媒体上的文字、图像、影像等内容均可参评。
(资料图片)
今年是安平中国·北大公益传播奖举办的首届活动,本次活动由北京大学公共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和安平公共传播基金联合主办,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财经》、《中国财富》等协办,《江淮晨报》承办,并获得南方都市报、搜狐网等媒体支持。
本次活动共设10个奖项,3种参评方式。参评作品可采取媒体推荐、他荐和自荐三种形式,每人限报三篇(系列算一篇)。作品要求是:2012年1月-2013年8月,所有记录和推动中国公益事业的发展,站在公共利益的立场,发表在媒体和自媒体上的文字、图像、影像。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只有媒体从业者的作品才能参与评选,来自博客、微博、论坛、BBS、网络社区等自媒体平台,所有公民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公益事件,只要在规定时间内曾发表于以上自媒体,都可以参加评选。
对此,安平中国·北大公益传播奖评选秘书处工作人员张天潘表示,自媒体作品的评奖将注重创新性,定位独特、风格突出、对公共议题的切入性强的作品将获青睐。10大奖项中,专门设立了“自媒体创新奖”。
所有参评的作品,请于9月5日前,将作品的电子版及网络链接发送至anpingchuanbo@ 163.com,邮件标题格式:姓名+供职媒体(自媒体)+作品名,并请撰写简要的说明,内容包括:参评奖项、自荐或推荐理由。
所有作品将从公共性、创新性、重要性、影响力等层面进行评选。评奖将综合评估报道的议题重要程度、专业程度、社会反响和新闻操作水准等因素。评审顾问团队中有北京师范大学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中国扶贫基金会执行会长何道峰、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研究中心主任梁春晓等11位委员;评委团队中有免费午餐、大病医保项目发起人邓飞等23位委员。
9月15日公布初评结果。9月底颁奖大典将在合肥举行。所有奖项均设有荣誉证书及奖金。
奖项设置
1.公益人物报道奖(以公益人物为报道重心的作品)
2.深度调查报道奖(对公益事件、问题等进行深度挖掘或对其现象背后事实深入探求调查的报道)
3.公共政策报道奖(针对公益领域公共政策的报道)
4.特稿奖(以丰富的细节和完整的故事构成的公益报道,注重文本的可读性)
5.评论奖(对公益新闻事件的评论作品)
6.视觉传播奖(针对公益新闻、人物的影像传播作品)
7.自媒体创新奖(针对创新而有效的自媒体设计和传播实践)
8.传播行动奖(针对各种公益行动综合应用各种媒介进行有效传播的作品)
9.年度公益媒体人(表彰年度内致力于公益传播的媒体人)
10.公益传播年度大奖(在上述获奖作品中选出在该年度最能代表公益传播理念、水平,社会影响力、社会声望最重要的一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