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如此,东京都23个区的垃圾量从1989年历史最高水平时的近500万吨减少到2008年的306万吨,减幅超过38%。目前,东京都人均日产垃圾仅为1公斤。
其次是注重资源回收,减少垃圾总量。比如,“清扫工厂”不仅负责辖区内的垃圾收集搬运,可燃垃圾到了这里还会经过高温焚烧,产生的煤气用于发电,产生的热量用于供热,炉渣灰和灰尘送往“灰溶融设施”制作建材,铁铝等金属进行回收,焚烧垃圾产生的有害气体经处理后实现无毒排放。经“清扫工厂”焚烧后,可燃垃圾的体积仅为原来的二十分之一。
上述各项措施不仅使东京都的垃圾生成总量逐年减少,每年因无法处理而填埋的垃圾量也大幅下降。据统计,在历史高峰时的1989年,垃圾填埋量近250万吨,而到2008年时已减至不足50万吨,填埋负担大大减轻。
德国:少花钱办大事
在城市垃圾处理方面,德国一向走在世界前列。除了其著名的垃圾分类系统外,德国在垃圾处理机构的运营方式上也有着先进经验。
位于柏林市中心的勃兰登堡门
以首都柏林为例,柏林市政府下属的城市清洁公司负责解决整个城市的垃圾问题。该公司共有15个垃圾回收站,再加上1个垃圾转运分发中心、1个垃圾处理中心和4个分类处理厂,就构成了柏林的垃圾处理体系。
柏林是德国第一大城市,拥有340万人口。城市清洁公司每年处理柏林家庭和企业产生的近100万吨垃圾,清扫总面积达136平方公里的街道。该公司任务虽重,却能在德国同类企业中做到效益最好、成本最低。
这得益于柏林城市清洁公司2001年启动的“效率提升计划”。该计划以3年为一期,截至2009年第三期结束时,通过运营体制改革、优化人员配置、加强成本核算等措施,共节省开支1.6亿欧元,裁减了近2500名员工。预计到2012年第四期结束时,其运营成本还将大幅减少。
该公司新闻发言人克勒克纳说:“在大城市,垃圾处理是一个令人棘手的大问题。探索新的垃圾处理方法意义重大。”他还专门提到了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并指出:“这句口号同样适用于我们的这个垃圾管理机构。我们运作得更有效率,城市居民的生活自然就会更加美好。”(据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