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蒙古库布其沙漠治理成全球标杆
2013年09月30日
中国代表团9月26日在在纳米比亚首都温得和克举办“中国荒漠化防治与绿色发展”主题活动,向出席《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简称《公约》)第11次缔约方大会的各国代表介绍中国治沙经验,引发热烈反响。
治理后的库布其沙漠
《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吕克·尼亚卡贾盛赞中国荒漠化防治的工作和成就,认为中国在发展中国家荒漠化防治中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他说,中国通过多年不懈的努力,不断改进防治荒漠化的方法。今天,中国政府的政策已经成功地把所有利益攸关方团结在一起,共同应对荒漠化问题。
尼亚卡贾衷心感谢中国的贡献,并期待中国取得更大成就。
中国代表团向各方代表介绍说,中国政府把荒漠化防治作为一项重要国策,每年投入几十亿美元,实施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小流域综合防治和退耕还林等工程。与此同时,政府把荒漠化治理与减贫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实行优惠的土地、金融、税收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荒漠化治理。
目前,中国的荒漠生态系统已经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沙化地区面积逐年减少,沙区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农民脱贫步伐加快,生物多样性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中国亿利资源集团和仁创科技公司在主题活动上详细介绍了各自的治沙经验,仁创公司董事长秦升益还现场展示了沙产业的成果,包括透气不透水的花盆、透水不透气的雨水收集砖等。
加纳、菲律宾、伊拉克等国代表高度评价中国治沙成绩,赞扬在中国政府的领导下,多元参与荒漠化防治的机制已经产生重大而积极的效果,并表现出与中方开展相关合作的强烈意愿。
此前,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亿利资源集团董事长王文彪在《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一次缔约方大会高级别环节会议的颁奖仪式上,荣获联合国颁发的首届“全球治沙领导者奖”。《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吕克·尼亚卡贾为王文彪颁奖。这是国际社会对中国政府创造性地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通过经济手段进行防沙治沙和生态建设的高度肯定,表明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已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特别是以库布其为代表的中国防沙治沙,已经成为世界治沙的典范。
这个奖项由《公约》组织倡议发起,用于表彰在全球防治荒漠化领域作出卓越贡献的个人。在中国政府的支持下,王文彪带领亿利资源25年来绿化库布其沙漠5000多平方公里,占全球荒漠化面积的七千分之一。
王文彪在颁奖仪式上感谢《公约》各缔约方对中国库布其治沙精神、治沙经验和治沙实践的认可与支持。他强调:“只有政府、企业、民众、社会多元力量联手行动,防治荒漠化这项艰巨的任务才有可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