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南京火车站"158"雷锋服务站的故事

2013年03月05日

    在南京火车站,对于南来北往的老弱病残的旅客来说,有个使他们最感温暖的地方,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158雷锋服务站”。“158”即“义务帮”的谐音,是南京站专为老幼病残孕等重点旅客提供服务的站点,始于1968年建站初期,正式成立于2000年,在全国铁路系统属于首家。近日,记者走进了这个“服务站”,听到这里新发生的几个感人的小故事。

    来自肺癌患者的新年问候

    “小焦,新年好啊。”2013年2月6日,一个熟悉的身影突然出现在南京南站“158”雷锋服务站服务台前,声音是那么的洪亮、有力,正在忙碌的焦琳琳应声抬头,眼前的乘客单肩挎着迷彩背包、精神焕发,绝对没法和之前必须坐轮椅进站的陆师傅对上号,“是陆师傅?!新年好,赶紧进来坐。”焦琳琳热情的招呼着陆师傅进“158”休息,心里别提有多开心。
第一次见到陆师傅还是去年10月,那天对讲机通知“158”雷锋服务站,安检处有个病人需要轮椅,焦琳琳立刻放下手头的工作,推着轮椅往安检处跑去。推着轮椅的焦琳琳在电梯上一眼就瞅见了当时虚弱到极点的陆师傅,只见他戴着蓝色口罩,整个身体都无力地倚在站在一旁的儿子身上,旁边一米六左右的儿媳拖着两大包行李。

  虚弱的陆师傅耷拉着脑袋,眼神中透露出无尽的疲惫,连步子都无法迈开,焦琳琳麻利地掀开轮椅的脚踏板将轮椅的坐垫转至陆师傅身后。平时从安检推轮椅到“158”雷锋服务站只需一分钟,为了不让虚弱的旅客感觉颠簸,那天焦琳琳小心翼翼得走了近五分钟。

  陆师傅是名肺癌患者,这次在南京军区总院住了约半个月,最近几天的连续化疗,让离退休还有一年的陆师傅看起来苍老了十多岁,身体消瘦,脸色苍白。候车的一个多小时里,陆师傅只是静静的靠在儿子宽阔的肩膀上。“师傅,您喝点热水。”陆师傅没气力说话,只是给工作人员眨了眨眼表示感谢。在和陆师傅的儿媳妇聊天的过程中得知,陆师傅有个可爱的孙子,才一岁多刚会喊爷爷,眼看辛苦了大半辈子、再干一年就能退休在家和儿孙享受天伦之乐,却不想突然查出患有肺癌,让他顿时对生活失去了希望。

  焦琳琳得知后,内心阵阵酸楚,她知道作为“158”的工作人员除了给特殊重点旅客提供轮椅、接送站等常规服务,更需要在他们面临困难的时候给予精神上的鼓励,唤醒他们对生活的信心。

  “师傅,瞧您的儿媳对您多好,刚才我还以为她是您的女儿呢。化疗完身体乏力都是正常的,您别担心,回家好好调养,一定能恢复健康,您家小孙子还等着爷爷抱呢,要加油哦!下次不管是坐车或者出站随时联系我们,到了南京我们就是您的家人。”说着,焦琳琳把写有自己个人和工作站电话的卡片递给了陆师傅的儿子。陆师傅点了点头,眼中泛起点点涟漪,一丝光芒从原本暗淡的目光中袭过。

  “快过年了,今天特意过来看看我南站的女儿,这几个月真是多亏你们了,每次都提供轮椅接站、送站。南站这么大,你一个小姑娘推着我走那么远的路,我看了心里真是舍不得啊。”陆师傅动情地说道。“陆师傅,来乘车的旅客就是我们的亲人,只要能看着您健健康康、顺利平安的上车到家就是我最开心的事。”焦琳琳说。

    寒冬腊月,婴儿突然降生在车站厕所

    1月18日,就快过年了,铁路春运正忙。一名婴儿在南京站女厕所降生,被南京站“158”雷锋服务站的马晶发现,母婴十分危急,经全站当值人员争分夺秒地抢救,挽救了母子生命,展现了铁路人大爱的人性光辉。
当天上午9点多钟,在南京打工的任文明左手紧牵挺着“将军肚”的妻子小孟,右手提着大包小包,满头大汗地来到南京站候车室。妻子小孟就快临产了,预产期就在近几天,他们原打算今天在南京站乘车回老家安徽宿州待产的。10点左右,小孟肚子阵阵疼痛,难以忍受,她步履艰难地来到卫生间,心想:“小乖乖,你来的真不是时候啊,可不能生在厕所里啊!” 内心一片苦楚。

  守在厕所外面的任文明见妻子进去许久都不出来,心里忐忑不安。此时,“158”雷锋服务站的马晶刚送完重点旅客回来,看见任文明蹲在女厕所门口心急如焚的样子,便上前询问。任文明早已乱了方寸,紧张焦急地说不出话来,只是连连指着女厕所,用手抹眼泪。马晶快步走向厕所内,发现小孟时,蹲坑里面全是鲜血,身边有一个粉红的孩子,脐带连着衣胞,浑身是血,还不停地啼哭。此时的小孟已经虚弱没有力气讲话,一边瑟瑟发抖、一边泪流不止,血水和泪水糊了一脸。

  “天啦!婴儿在厕所降生了。”马晶见状,没有惊慌,脱下毛衣,包裹婴儿,一把抱在怀里取暖,不顾满厕所的血腥味。“赶快救人,这里有一个婴儿!”她边用对讲机向值班站长于华汇报,边让保洁员找来了纸箱和卷纸点在小孟身下,自己也用手机拨打了120救护车。闻讯赶到现场的值班站长于华,镇定自若地指挥着慌乱的现场。车站医生用消过毒的剪刀剪断脐带,经初步的处置后,将初生儿用婴儿被裹好交到任文明手中,和马晶一起将产妇架起来搀扶到轮椅上,推进“158”雷锋服务站。10:10分左右,120救护车赶到现场,在众人的帮助下,马晶把小孟送到了救护车上,又赶到医院,在新生婴儿护理室看到了睡在保暖箱的婴儿和病床上输液的小孟她们母子平安后,一场爱心接力这才拉下序幕。

  为了表示谢意,1月23日上午10时,孩子的爷爷也特地从宿州赶到南京站“158”雷锋服务站,送上了一面“急人所急,为民解忧”的锦旗。孩子的爷爷含着泪水激动地握着“158”工作人员马晶同志的手说:“谢谢你救了我们母子一家人,我一定要给孩子取一个关于南京站的名字。”婴儿小名取为:春宁福,意为在南京春天降生的孩子,有福。

    “你们的心真像水晶一般”

    2012年12月的一天,南京站候车室来了一位满头大汗、头发花白的老爷爷,脚步踌躇的推着伤残的妻子,过了安检,面对人头攒动的候车大厅,一时急了起来,不知道该往哪里走。
这时服务总台的刘晴看到后,立刻上前询问:“请问您坐那一趟列车?”老爷爷着急地说:“我坐2001次,到福州的”。刘晴了解情况后立马用对讲机通知158雷锋服务站工作人员,把情况向158说明后,引导两人到大厅后方的残疾人专用升降机处,而此时158雷锋服务站工作人员施凤英和叶慧两位同志早已在此等候了。

  看到两位老人,施凤英扶着老爷爷走楼梯,叶慧连忙上前细心地将轮椅推进升降机,放好安全护手,并一直扶着轮椅移升到候车大厅,推送至158雷锋服务站候车室。这一切,老爷爷都默默地看在眼里,眼睛也开始湿润起来。

  叶慧安顿好他俩休息,又端来两杯水递给他们,并亲切地说道:“老爷爷,看您满头大汗,累坏了吧,喝点水在这边休息一会,等车来了我们会把你们送上车的,放下吧”。此时老爷爷的紧张的神情也慢慢舒缓了下来,不住的说着:“谢谢啊!麻烦你们了啊!”

  当2001次列车预报后,施凤英、叶慧将老奶奶慢慢推进升降梯,并告诉他们:“我们会和车长做好交接,也会提前和福州站联系,等你们到了福州,那边也会有工作人员护送你们出站的,不要担心,放心吧老爷爷!”

  一路上施凤英和叶慧细心亲切地照顾他们直至送上2001次列车,并和车长做了交接,然后和他们握手告别,老爷爷紧紧的握着叶慧的手说:“真是太感谢你们了,我们素不相识,可你们却用这么真诚地对我们,你们的心真是水晶一般!我们一路历经福州、青岛、南京三个火车站,你们的服务最让我们感动,向你们这样的好人,值得大家学习,你们辛苦了!”(南京市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