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最美乡村医生居马泰:二十年坚守铸就特别感动

2013年01月22日

    居马泰是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特克斯县乔拉克铁热克镇包扎墩牧业卫生院的一名医生,他心系牧民、扎根牧区20年,策马游弋于高山深谷,为无数的牧民解病除疾。今年1月12日,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寻找最美乡村医生”大型公益活动颁奖典礼上,他获得了“最美乡村医生”称号。

    居马泰有一颗纯朴善良的心。1992年9月,他从卫校毕业被分到包扎墩牧业卫生院上班,几天后第一次走进生活条件艰苦的包扎墩冬窝子。

    包扎墩是特克斯县三个乡镇、两个牧场以及尼勒克县一个牧场的牧民过冬的冬牧场,总面积2200余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000多米,共1500户、4000余人。进包扎墩冬牧场路途十分艰险,身边是悬崖峭壁,脚下是万丈深渊,路是由牧民凿出来的,所以仅能容一匹马或一只羊通过。每年冬季牧民赶着牛羊转场,只要稍有不慎,人和马就会坠崖。所以,包扎墩被当地人称为“天堑之地”。

    在那里,居马泰整整转了一个月,所见所闻在他心灵深处留下了极大的震撼,他深深体会到了牧民们看病难的苦楚,从此暗下决心:要认真做好一名牧区医生。

    可是真正要做到谈何容易啊?唐塔尔沟、肯布拉克沟、吉布沙依沟、康卡尔沟……包扎墩冬窝子里布满了沟沟壑壑,在这里当医生注定要比其他地方辛苦得多,有时还冒着生命危险。2005年冬天,居马泰骑马巡诊到阿尤特沟时,因走在冰溜上的马突然失蹄,险些跌入深山峡谷。在牧区当医生收入不高不说,每次出门巡诊需要十天半个月,远离家人独自一个人行走在大山深处,那种寂寞和痛苦是无法用言语表述的。

    正因此,大多数人都感到难以忍受,纷纷选择了离开,争取调到条件好点的地方。但居马泰却认为牧民离不开他,他更离不开牧民,牧民都是他的亲人,他心里割舍不下那份牵挂,在冬窝子里一呆就是20年。

    更让人肃然起敬的是,居马泰身患心脏病,不适宜在高原山区工作,随时有生命危险。他的妻子动了5次手术,3个孩子还年幼。当地卫生局领导鉴于他的实际情况,准备把他调至农业村,但是他婉言谢绝了。

    居马泰一个月2000元左右的工资收入,妻子没有工作,加之又连续动手术,家庭生活比较拮据。在这样的情况下,居马泰还减免贫困牧民的注射费及诊疗费,甚至垫钱给贫困牧民看病。20多年来,他减免的注射费、医药费等近10万元。

    包扎墩牧区卫生院的医生换了一批又一批,但居马泰一直坚守在这里,一心惦记这里的牧民。他说:“这个冬牧场路这么险,又没有通信工具,如果一个孩子发烧,不及时就诊;如果一个妇女难产,得不到医生及时的专业助产;如果一个老人血压药不及时送过去,也许就会要了他们的命。所以他们需要我,我也离不开他们。”

    2002年,居马泰的弟弟叶尔波力患高血压,需要居马泰照顾。但即使这样,居马泰坚持进包扎墩巡回诊疗,他的弟弟因高血压发作并脑出血,失去了最好的治疗期而不幸去世。居马泰在包扎墩没有通讯工具,等他一个月后回到家的时候,弟弟的丧事都办完了。

    包扎墩牧民居住十分分散,去一个牧民家要翻好几个山,最远的牧民家得骑两天的马才能到达。2010年的一天, 居马泰去救治一名正在发烧的婴儿,途中逢雨雪天气,山路湿滑十分难走,在一段狭窄的山路上,马不小心失蹄,把他摔到岩石上,马却坠下山崖。他拖着一瘸一拐的伤腿,蜿蜒爬行10公里路,才到目的地,救治完病人,自己却病倒了。

    20多年来,居马泰在包扎墩的感人事迹有多少,救治过多少生命垂危的病人、孕妇,连他自己都记不清了。他认为,作为一名牧区医生,这是他义不容辞的,是医生的良心。(来源:中国民族报 刘冰 钟裕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