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北京门头沟老人李兆娴13年做7000多双拥军鞋垫

2012年08月01日

    北京门头沟一位叫李兆娴的78岁老人身患癌症,心中却始终不忘拥军。13年来,她一针一线共缝制出7000多双鞋垫,送到上千名子弟兵手中。

  老人家里的一个大箱子专门用来装做鞋垫的布头。刚开始做鞋垫时,因为没有材料,她跑到自家周边的裁缝店,花几元钱要来店里的边角料。渐渐地,儿女们和左邻右舍听说李奶奶为军人做鞋垫,就隔三差五上门送来小孩的旧衣服、旧牛仔裤。

  老人家里有一台伴随她几十年的蜜蜂牌缝纫机。她先在七层布片上用圆珠笔画好脚型,然后挂上棕线,踩动这台老缝纫机踏板,一扎就是半天。轧好的鞋垫上,老人还要用红线一针一针地绣上“平安”二字。

  “年纪大了眼花,跑错了线拆开重缝是常有的事。”李兆娴抚摸着自己头上的白发,笑着说。

  2004年3月,李兆娴被诊断为淋巴癌,在医院一住就是四个月。住院期间,她每天在病床前支个小桌,全神贯注地投入在针线、剪刀上。回家休养期间,仍坚持飞针走线。

  李兆娴对子弟兵的特殊感情似乎来自她儿时的经历。她记得,自己小时候天天看着妈妈、婶婶们做衣、缝被、纳鞋底儿,支援前线解放军。“我那时只有四五岁,帮着妈妈搓过纳鞋底的麻绳儿。解放军是最可爱的人,母亲留下的老传统可不能丢啊。”李兆娴说。

  1998年抗洪抢险,李兆娴从电视中看到,一个个年轻的解放军战士奋不顾身地跳进滚滚洪流,用血肉之躯筑坝固堤,感动得落下热泪。“我要是做点鞋垫给他们送去,轮流换换,他们也就省得脚底下湿了。”这个念头一出,她便没日没夜做起了鞋垫,刚做100多双,洪水退了,接收捐赠工作也告一段落。老人只好把做好的鞋垫整整齐齐地码在自家衣柜里。

  从这以后,李兆娴一闲下来就做鞋垫,她相信,不定哪一天这些鞋垫就能派上用场。2000年,她从报纸上看到北京市开展“八一”慰问活动,当即把攒了3年的上千双鞋垫送到门头沟区民政局,希望民政部门能将鞋垫转交给驻区的子弟兵。

  门头沟区双拥办一位工作人员介绍,李兆娴每年“八一”都为驻区官兵送去亲手缝制的“平安”鞋垫,至今已送出7000余双。她还先后为老八路军、退役老兵制作了几十个便民袋,成为门头沟区家喻户晓的拥军模范。

  在门头沟驻区部队的战士心中,李兆娴的鞋垫是无价之宝。战士陈永说:“李奶奶的鞋垫有六七层厚,每一层都是老百姓的浓浓亲情,我们穿着舒服,心理也格外温暖。”(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