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新疆人]茹仙古丽:坚守了6年的承诺
2012年07月06日
在乌鲁木齐市温泉西路与温泉西路北五巷交汇路口的报刊摊,每天都会上演这样温情的一幕:一位维吾尔族保洁员提着保温桶,将热腾腾的饭送到报刊摊上的老人手中。
送饭人是七纺片区管委会南山社区的保洁员,名叫茹仙古丽·买买提,报刊摊上的老人叫李昱锋。她已为老人送了6年饭。6年来,茹仙古丽已将老人视作自己的亲人,她半个月帮老人打扫房间,每逢节日,她也会把老人接到自己家中过节。
卖报孤老:馍馍加水一顿饭
7月5日,在温泉西路与温泉西路北五巷交汇路口的报刊摊上,43岁的茹仙古丽·买买提又提着保温桶为74岁的卖报老人李昱锋送来了午饭。老人吃饭时,茹仙古丽则帮他整理报纸、卖报纸。
新疆都市报记者看到,李昱锋的报刊摊很简单,靠近墙壁的地方撑了一把大大的遮阳伞,伞下,三张破旧的桌子围成了大半个圈,圈内放着两个凳子,桌子上摆放着各种报刊。
李昱锋老人告诉记者,他今年74岁,1958年他离开湖南老家一直孤身在外,一辈子没结婚无儿无女。1984年老人来到新疆,在博乐市、乌鲁木齐市当木工。2000年,62岁的他再也做不了木工活了,说在温泉西路路口一角摆了一个报刊摊,维持生计。因为报刊摊的生意不稳定,每日的收入甚少,老人一直过着拮据的生活。一个馍馍或者一个馕,再喝点从家中带的白开水,就是老人的午饭。
2006年夏天,下岗的茹仙古丽成为这一路段的一名保洁员,这个爱看报纸的保洁员让老人的生活发生了改变。
茹仙古丽:一句话践行六年
说起茹仙古丽给自己送饭一事,李昱锋老人的脸上绽放出笑容。他没有想到自己当作玩笑听的话,这个有些啰嗦的丫头真的会付诸实践,而且6年来从未间断过。老人说,这种生活是他所向往的,但他一直以为这是一种奢望。
2006年夏天,李昱锋感到心脏不舒服,一个人坐在地上捂着胸口,茹仙古丽便走上前去询问,从此她与老人渐渐熟悉起来。
“我经常到叔叔这看报纸,即使只看不买他也乐呵呵的。我发现叔叔经常中午吃饭时只吃馍馍,我也唠叨他。”茹仙古丽说。
茹仙古丽唠叨的次数多了,李昱锋老人才告诉她自己没有亲人。看着比自己父亲年龄还大的李昱锋,茹仙古丽萌生了一个想法。
她对李昱锋老人说:“叔叔,反正我每天要回家做饭,明天我给你送饭吧。”
“听到她说这句话时,我很高兴,心里暖暖的,但我只当是她说了句玩笑话,就客气地回绝了。她家的情况我也知道,他们两口子都是下岗工人,当时她丈夫还没有工作,只靠着她每月几百元的工资,而且家里还有一个上学的儿子。”李昱锋老人笑着回忆说。
但当第二天茹仙古丽端着热乎乎的饭来到李昱锋老人面前时,他一下愣住了,他没有想到这个丫头说的是真的。
李昱锋老人见茹仙古丽每天中午、晚上都会按时给自己送饭,心里十分过意不去,于是提出要给茹仙古丽钱,相当于在她家搭伙。没想到平日叔叔长叔叔短的亲切丫头突然变得严厉起来:“要是给我钱,我就不给你送饭了,不给钱我就给你送。”
一路走来 两人已结下亲情
虽然茹仙古丽的保洁工作很忙,但给李昱锋老人送饭的事情却一天也没有忘记。
“她家的人我都见过,有时候她忙,就会让她的亲戚给我送,她妈妈、老公、儿子、弟弟、弟媳妇、侄子我都见过。”李昱锋老人说。
如果说茹仙古丽最初给李昱锋送饭是出于同情,那么现在她为老人所做的一切已成为她的一份责任。6年来,两人已结下亲情。
现在,茹仙古丽半个月就会去老人租住的房子打扫卫生、洗衣服。为了改善老人的生活,茹仙古丽和老人在路上见到空水瓶都会捡起来攒着。
“瓶子卖了钱可以给叔叔买新衣服,虽然不能穿特别好的,但总要穿得干干净净的。”茹仙古丽说。
因老人有高血压和心脏病,茹仙古丽便刻意在做饭时少放油和盐,现在他们一家人的口味都已经跟随老人而改变。每到古尔邦节、肉孜节,茹仙古丽就会把老人请到自己家,一家人在一起开心过节。
6年来,茹仙古丽给老人送饭的事在那个片区也成了佳话。7月5日,一位附近公交线路的司机说:“她的事情我知道,人美心更美,真比亲闺女还亲呢。”
今年5月下旬,茹仙古丽拿到了保障性住房的钥匙,她希望将老人接到自己家住,但老人却不愿再麻烦她一口回绝了。
“以前我家房子小不能接李叔叔一起住,现在房子有50多平方米,我想让他跟我们一起住新房子。”茹仙古丽说。
对于老人的回绝,茹仙古丽也想好了对策:“既然叔叔不愿意跟我住,那我就让老公、儿子住新房子,我还住在现在的小房子里,这样每天走15分钟就可以到叔叔的报刊摊,照顾他比较方便。”(来源: 新疆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