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九旬歌师晚年连遭变故 弟媳一家照顾她十载

2011年11月06日

    “你们就像大树庇护我,让我生活乐无忧……”11月3日上午,三江侗族自治县良口乡和里村欧阳屯的一座吊脚楼里传出一阵悠扬的歌声。唱歌的是90岁的盲人萨嘎(歌师)萨江泽,她正用歌声感谢弟媳萨金姣一家对她的好。

  十多年前,萨江泽双目失明生活无法自理,萨金姣一家对她照顾备至,在侗乡传为美谈。

 

    声名远播 侗乡歌师曾经风光

  提起萨江泽的名字,良口乡几乎无人不知。“她出口成歌,唱了一辈子的歌。”村民说,萨江泽年轻时,嗓子特别好,她自己也很爱唱歌,大歌、耶歌、河边歌样样精通。不仅嗓音甜美,还有着惊人的歌词记忆力和写词天赋,能随时随地编唱各种应景的歌,她就像一个乐库,脑子里装满了歌曲。

  萨江泽很快声名远播,附近村寨经常派人来请她去唱歌,每到一个地方,她的歌声总能让当地村民回味无穷。有一次,贵州一些村寨请萨江泽去唱歌,直到一个月后,由于农忙,家人才将她接回。

  除了自己唱歌,萨江泽还乐于当老师。“要是我的歌和我一起埋到地下,那该多可惜啊。”萨江泽说,饭养人,歌养心,要将自己的歌世代传承下去。

  作为一名歌师,萨江泽的名声不仅停留在民间,也获得了政府部门的认可,被评为全县“十佳民间艺人”。

三江一九旬歌师晚年连遭变故 弟媳一家照顾她十载

    晚年凄苦 幸得他人照顾

  萨江泽的歌声给村民带去了无数的欢乐。然而,接二连三的变故让她的晚年变得十分凄苦。

  13年前,萨江泽的丈夫撒手离她而去。她和丈夫没有生育,抱养了一个儿子养老。让她心寒的是,在丈夫去世两年后,养子和他儿子先后外出打工,再没回家。接踵而来的打击让萨江泽终日以泪洗面,渐渐双眼失明,连日常生活都难以自理。

  萨金姣比萨江泽小12岁,两人是妯娌。萨金姣的儿子和儿媳非常孝顺老人,让萨金姣尽享天伦之乐。萨江泽的难处,她全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萨江泽失明之后,她和全家主动担负起了照顾萨江泽的责任。

  “奶(侗语里对伯母的称呼),起床准备吃早饭了。”11月3日上午8时,萨金姣43岁的儿媳妇杨祖群来到萨江泽床边,扶她起床。几分钟后,萨金姣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饭菜来到老人床边,帮老人穿衣、穿鞋,杨祖群打来洗脸水帮老人洗脸。等老人穿戴整齐,两人捧上饭菜用勺子慢慢地喂到老人口中,然后忙着扫地、收拾屋子。

  10年来,相同的一幕每天都在这座吊脚楼上演。

  一日三餐送到床边,洗衣洗被没有一点怨言。”萨江泽说,每逢春节等重要节日,萨金姣还会把她接到家里住上几天。

  人老了身体难免有个头疼脑热。萨江泽每次生病,萨金姣一家都要为此忙上好几天。“前两天发高烧,多亏了萨金姣我才活过来。”萨江泽说,萨金姣专门跑到几公里外的卫生院请来了医生,上门为她诊断开药,还安排家人轮流照顾她。

三江一九旬歌师晚年连遭变故 弟媳一家照顾她十载

 

    为表谢意 大歌脱口而出

  11月3日上午,阴沉了几天的天空出了太阳,大概感到了暖意,吃过早餐,萨江泽提出了要求:“几天没出门了,能不能带我出去晒晒太阳?”

  “池塘边新盖了一座文化风雨楼,带你去转转。”杨祖群说着弯下腰,背起萨江泽往门外走去。几分钟后,杨祖群把老人放在风雨桥凉亭的长凳上,萨江泽抚摸着光滑的栏杆,显得有些遗憾:“做得真好,可惜我看不见。”

  目前欧阳屯正在进行防火工程改造,很多吊脚楼被装葺一新,显露出浓郁的民族风情。“工程施工队过两天就进场,为她的吊脚楼进行改造装修。”良口乡有关负责人说,县、乡领导一直很关注这名老歌师,将她列为“五保户”,在各方面给予特殊关照。不久前,三江副县长侯新安专程到屯里看望她,嘱咐有关部门尽快帮老人改善居住条件。

  萨金姣日渐老去,本身就需要他人照顾,萨江泽以后会不会没人管?站在一旁的杨祖群给出了答案:“只要她在世,我们就会像自己的亲人一样照顾她。”

  “困难随风去,生活甜如蜜……”说起萨金姣一家对自己的好,萨江泽即兴发挥,用侗语唱起了自己拿手的大歌表达谢意。(南国早报)

杨祖群背起萨江泽到村里新建的风雨桥休闲。

萨江泽出门,萨金姣赶紧上前搀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