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条件的恶劣,给教学带来了困惑

    贫穷给山里的孩子带来了考验,也给梁春林带来了考验。五年来,梁春林对全班学生做了家访,令他感触的是,大多数家庭都差不多,一张床、一张桌子、一口锅、几把凳子一目了然。一次家访令他感触很深:家里只有一张床、一口锅,锅里煮了粗燥的玉米粥,梁春林以为是猪食,直到叫他吃饭盛来了一碗才晓得是人吃的,没有一点菜更谈不上油了,早晚饭都吃这东西很难下咽,过后很不舒服。有一家庭,爸爸妈妈都外出打工,家里只有姐弟俩相依为命,弟弟每天要走一个多小时的山路去上学,姐姐上到初二就辍学在家给弟弟做饭,正用一口破了的黑锅煮粥。

    那里的环境条件、风俗习惯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为孩子们大多数是留守儿童,他们吃得、穿的、用的全靠自己,很多事情都需要他们去做。有的放牛、有的找猪草、有的拾桐果......苗族有“忌脚”这种风俗,到了忌脚这一天不得出门。教室里的座位每天都有空缺,给教学进度带来了阻碍。放学之后,学生们蹲在教室的角落里哆嗦地将小嘴伸进装着冷饭和玉米饭的塑料袋,这场景让梁春林深深地颤动。

    梁春林说教科书上的图画孩子们大部分没有见过,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例如“排球”、“足球”等等。他说普通话孩子们只会笑,没有办法只能变换着说方言,让听得懂方言的讲给不懂的听,从苗语过渡到方言再到普通话需要一段时间和精力。教案上的教学设计不能照抄照搬只能作为参考,应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学生特点形成自己的一套方法才能够让学生接受。五年以来取得了一定成绩,语文、数学成绩名列前几名。

    没有了厌言,决定为孩子们做一些事情

    梁春林认为,这些孩子比儿时的他要不幸很多。他打消了先前的厌言,决定为孩子们做一些事情。

    “要想改变山村贫穷的面貌,只能让孩子们走出大山。”于是他把心思投入到教育上来,不畏条件的艰苦,他努力工作,认真备课、上课。课堂上是师生关系,课后是朋友关系。周末他帮学生们的家庭挑挑水、干干农活,过得也很实在。他关心、资助单亲子女、特困生,鼓励后进生,教他们唱歌、画画、做游戏......。五年来,他联系社会上的一些同学、朋友及慈善基金会共同救助这些可怜的孩子,给孩子们买学习用具、零用钱、发奖学金、治病等等。天冷的时候买袜子、鞋子发给他们。

    每个学期开学他都准备两包药,一包给孩子一包给自己。给孩子们准备了头疼的、肚子疼的、跌倒摔伤的等等许多种,孩子们很少吃药,这些药对他们很有效。

    梁春林离开了爷爷奶奶,不能尽孝道;两个弟弟在念书又需要很多学费,他觉得愧对自己的亲人。五年将过去,梁春林说“这里的孩子更需要照顾。”他认为自己的选择没有错。爷爷在教育事业上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做人一辈子,爸爸为了教育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要继续他的事业。梁春林说:“这里的人们很善良、很可怜,为了孩子们觉得很值。”(本网综合)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