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电视台记者采访方海鹰
坚守25年: 终于让老人笑了
海鹰愣在那里,久久回不过神来——老人一刻也没有忘记兴龙,那些平静全是表面的,家里新开的窗口让他陷入痛苦的景色。他扶起岳父,苦苦地说:“爸,我和桂兰一直很努力,总想让您快乐起来啊!”
岳父挣脱他,继续说:“总说兴龙是你的好战友。你为什么从不说兴龙牺牲的经过?为什么不说麻栗坡烈士陵园埋的是他的什么遗物?你不说,以为我打听不到,铜陵参军的家庭我全走到了,全清楚了。我越老越想兴龙,你不把他的骨灰弄回铜陵,让我看一看摸一摸,我死不瞑目……”说着,老人瘫坐在崔跃勇墓碑前,像受委屈的孩子哭得一抽一抽的……
想起悲壮的那一刻,身负重伤的胡兴龙和余斌打尽子弹,拉响手榴弹投向敌人,纵身跳下了悬崖,让生命化作一道耀眼的彩虹;想起全连奋战一天一夜,又伤了两位战友,只找到他们的少许遗物……多少回梦里,海鹰捧着“少许遗物”号啕大喊。海鹰担心越解释岳父越不依不饶,只好说:“爸,我一定想办法让兴龙回家。”
海鹰明白,把兴龙的墓迁回笠帽山是不现实的,唯一的办法是尽快搬家,搬到远离笠帽山的地方住。
2007年9月,铜陵中央华庭新楼开盘,海鹰看上了一处单元房,这里离笠帽山较远。搬新家时,海鹰说,“兴龙虽牺牲在南疆,但哪里有他的遗物,哪里就有他的英灵。爸,牺牲的人不会活过来,活着的人还要把日子过下去,九泉下的兴龙也希望爸快乐、健康长寿。我们把他的遗物拿到笠帽山烧掉,撒在松柏下,那棵松柏就是兴龙,你就能摸到看到了。”岳父终于同意了。
2008年清明节,搬到中央华庭的前两天,海鹰陪岳父把兴龙的课本、家信和日记等全都从木箱里清出来。拿到笠帽山之前,考虑到岳父身体多病,海鹰反复嘱咐他平静,烧了就回家。岳父当时答应得好,可到了笠帽山点燃遗物之前,又有些不甘心,恳求海鹰:“孩子,爸磨了你这么多年,让你受了不少委屈,爸的眼不中用了,这些信放久了,纸变黄了,自己写的也认不得,你给爸念一次,只念一遍……”
海鹰展开信,看着他们父子的生死两地书,泪水忍不住涌了出来。
“龙儿,你到部队前几年,半个月写一封家信很准时,到了南疆,往往两个月看不到你的一字。爸妈想你,给你买了3斤你爱吃的打粑糖寄去了……”
“亲爱的爸爸妈妈:当你们看到这封信时,儿已为国尽忠了。在留下这封遗书时,儿深深的不安,爸妈辛辛苦苦把我养大,儿还没来得及尽一点孝就走了……海鹰也做好了牺牲的准备,心里也放不下疼爱他的爸爸妈妈。我们就相约去了木棉树下,划破手指,滴血发誓……我牺牲了,海鹰就是你们的儿子,永远替我照料我的爸爸妈妈,照料我的妹子……”
“我的龙儿,爸给你寄的打粑糖还在路上,你就走了,永远不给爸妈回信了……从连长手里接到ll92号烈士通知书,爸爸才彻底醒过来,我的儿真的走了……你入伍前一些日子,因一点小事爸还打了你,你是瞒着爸妈报名参军的。穿上军装临走时,爸追到铜陵火车站,给你20元,你不要,爸硬塞给你,你又退给爸15元。我的儿啊,你拿着5元钱走了……留下一等功荣誉,留下了亲人对你永远的思念……” 一缕轻烟,一汪淋漓尽致的泪水,把悲痛凝聚的苦结渐渐融化了……
扶岳父下山前,海鹰擦掉泪水,对着那棵苍劲的松柏激昂地说:“兴龙,我兑现了木棉树下的承诺了,我走进父亲的心灵,爸妈把我当女婿更把我当儿子了。我跟桂兰结婚10多年从没有红过脸,一直过得很幸福。安息吧,我生死与共的兄弟!”搬到新家后,老人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他的快乐感染着一家人。
其实无论在铜陵什么地方,都可以看到笠帽山高耸的烈士纪念塔,巍然肃立,翠绿环绕,而山脚传来厚重的曲子,那是滚滚东去的长江水,是一首忠义男儿壮美的歌! (文章来源:安徽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