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好邻居照顾智障三兄弟
2013年12月02日
“二哥来了,快开门!”伴随着刘光友的身影出现在楼下,徐家三兄弟叫了起来,争相给他开门。刘光友说,照顾徐云中三兄弟一年多了,现在只要在走的时候告诉他们明天还来,第二天一早三兄弟肯定眼巴巴地趴在自家阳台上,等着他的身影出现。
徐云中今年45岁,患精神4级残疾,带着42岁二弟刘咸友、37岁的三弟刘咸贵住在合肥市包河花园C区,两个弟弟也都患有智力4级残疾,智力发育在10岁左右。“他们的母亲在十多年前过世,父亲也于去年撒手人寰。”在村改居之前,刘光友和徐云中兄弟三人都院塘村人,自是老相熟。“三兄弟日子实在不好过,作为老邻居,我就去帮一把。”刘光友说。
一个小本记点滴
“2012年6月28日,两套衣服,两双拖鞋共120元……2013年7月31日1.2米床一个,价值200元。凉席3床,单价25元合计75元,共支出275元。”翻开刘光友的账本,只见工工整整地记着每天的开支。只有小学水平的刘光友,记起账来极其认真,生怕出错。
原来三兄弟每个月各有最低生活保障金410元,平时由社居委代为保管。为了防止三人乱花钱,刘光友义务当起了他们的财务把关人,准备了一个小本子,记录着每天生活的开支。
“我跟老大说,家里穷,平常做菜尽量以素食为主,但可以每周定期吃肉改善伙食。”为防止摊贩缺斤少两,刘光友还特意跑到卖肉的摊贩那叮嘱,不准卖给他们坏肉,更不能缺斤少两。
像保姆更像家长
自去年2月起,老刘开始义务照顾兄弟三人的饮食起居。每天都要去三兄弟家中照料,无论刮风下雨,一年多来从未缺席。“现在我都习惯了,哪天见不到三兄弟,就觉得心里少了什么。”
初见刘光友是在三兄弟的家中,他正指着老大徐云中买的青椒、黄瓜教导他,“昨天不是告诉你不要买青椒吗?老二生病不能吃辣的,还有黄瓜,怎么都是黄瓜头呀。”
和三兄弟相处,老刘自有自己的一套行为准则。“他们就是十多岁的孩子,我不能惯着他们,得对他们‘凶’一点,不然他们就不听我的。”相比于保姆,刘光友更像他们的家长。他不会把菜做好给三兄弟吃,也不会每天把家里打扫干净,更不会帮他们洗衣服,而是站在一旁,告诉三兄弟菜怎么炒,地怎么拖,洗澡要放多少水……如今老大已经在刘光友的指导下会做一些简单的素菜,还会帮助兄弟洗衣服。
照顾到自己不能动为止
今年8月的一天,老二突然身体不舒服,一病就是好几天,这可把刘光友急坏了。在与社区沟通后,他就急急忙忙带着老二到市第一人民医院滨湖医院,当得知只是胆囊炎,只需要吊水消炎,刘光友一颗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可老二怕疼,护士一扎针就大叫,还把针头拔下来。刘光友就像哄小孩一样地哄他:“你听话,医生给你吊水,吊过水你的肚子就不疼了,肚子不疼就可以带你出去玩了。”刘光友一边照顾着老二,一边还要担心着家里的老大和老三。趁老二睡着的时间,刘光友把老大和老三接到医院,陪老二的同时也能照顾另外俩人。
如今,在刘光友的帮助下,三兄弟尤其是老大的生活自理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日常照顾自己和两个弟弟不在话下。“现在我就是他们的亲人,一天不见就会心慌。”刘光友说,“我准备再给他们装个电话,只能接不能打的那种,这样可以随时打电话来知道他们的状况。”谈及未来,刘光友表示,只要自己身体还能动,就一直坚持下去。(来源:合肥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