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北京潭柘寺的神秘光球之谜

2014年08月04日

    2008年3月21日晚7点,北京潭柘寺已闭门谢客。

  在通往寺门南侧的嘉福饭店,值班员李润秀一人在前台坐着,她面前是一个监控装置的显示器,摄像头正对着通往寺门的石板路。“我抬头看了一眼显示器,突然看见一个亮闪闪的东西。”李润秀说。在监控画面中,北侧寺门附近的半空中,一个白色光球慢慢落下,渐渐向南飘来。这是一个直径四五厘米的球形发光体,时而贴地晃动,时而飘至高处,清晰可见。

  李润秀让一个服务员出门查看,但服务员什么也看不到,而在监视器里,光球就在服务员脚边飘来飘去。“太奇怪了,屏幕里能看到光球,服务员却看不到。”李润秀说,她让同事看摄像头上有无异物,但摄像头一切正常。光球在画面中逗留了8分钟后慢慢飘走。

  天文馆馆长朱进第二天看过监控录像后称,可能是一种光学现象。朱进说,“这个光球不同于以往接触的类似现象,它的运动非常明显,幅度也比较大。”

  事后,天文馆馆长朱进和北京UFO研究会秘书长周小强来到潭柘寺着手试验,以验证“潭柘寺神秘光球”是否为传说中的UFO。

    试验一:车灯?手电筒?都不是

    假设观点:认为光球是远处的光芒射到监控器上所致。

    由于摄像头正对着潭柘寺大门口,也是公路进停车场的出入口,因此怀疑是工作人员的手电筒光线或停车场的车灯光线在镜头内造成的反射。

    试验过程:周小强用手电筒直射摄像头,整个摄像头被白光覆盖,和当天的情况不符。

    此后周小强又开车从摄像头前经过,从监控器上看,车灯的亮度要比神秘光球高,体积也大得多。

    同时,潭柘寺管理方郝先生称,事发时停车场没有车辆开灯经过。

    试验结论:神秘光球不是光芒照射所致。

  试验二:体积差异大 光球不是轻毛飘浮物

    假设观点:光球是由于轻毛受热飘浮,在空气中反光所致。有人提出,轻毛可持续飘浮在空气中,缓慢移动,并能反射附近路灯的灯光。

    周小强猜测,也可能是附近的强光照到镜头的玻璃上,反射到近距离的悬挂小物体上,使物体变亮。

    试验过程:周小强用绳子、小棍、丝线、水滴分别放到镜头前。但是体积明显过大,不符合当时神秘光球的大小。

    试验结论:神秘光球不是轻毛、小物体反光所致。

  试验三:并非激光笔照射

    假设观点:有人认为不明物体是由人为使用激光笔照射监控器镜头产生。

    试验过程:周小强使用激光笔照射,但监控器上显示一个红色光斑,体积要比神秘光球大不少。

    试验结论:神秘光球不是用激光笔照射的结果。

    试验四:昆虫很难进入摄像头范围

    假设观点:不明物体是由类似蜘蛛的昆虫造成。因为从光球的轨迹和行动方式看,都像小蜘蛛在近距离运动所致。

    试验过程:大家试图将蚂蚁放到镜头前,但手指一离开,蚂蚁随即脱落,后用沾水的办法也未能奏效。

    屋内观察的人称,在监控器中只看到一些手指影印,根本没看见蚂蚁。而郝先生认为,房檐距离摄像头还有一定距离,普通的蜘蛛丝很难垂到这么远的位置而不受风力影响,另外,当天的物体轨迹也不像悬垂物。

    试验结论:没能证实昆虫是否为神秘光球成因。

    试验总结

    将继续探索光球之谜

    经过近一小时的试验,周小强表示,虽然模拟神秘光球的试验失败了,但他们将继续探索,争取和器材生产厂家联系,从技术层面破解光球之谜。

    整个试验期间,中央电视台《走近科学》栏目全程跟踪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