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英国人对国外过来的小留学生,上小学就出国住校学习总是感到不可理解。这么小的孩子就离开父母,多可怜啊。孩子一眨眼就长大了,他们的父母错过这中间多少有趣时光啊!他们说的时候神情凄凉。

 

   在英国,孩子生下来,妈妈就有一年的产假,专心育儿。这以后,很多妈妈也都会放弃工作,心安理得地在家里做家庭妇女。我以前不理解,按照中国女强人的惯性,孩子才六个星期就回去上班了。但去工作,怎么都有压力,怎么都会疲劳,对孩子的照顾和耐心就不够了,而且在办公室一天牵肠挂肚的心态也影响工作,没多久,也回家踏实做了家庭妇女。

 

    在一个不歧视家庭妇女的社会里,我渐渐悟出了为什么英国家庭这么重视对小孩子的陪伴。我们都说三岁看老,孩子小时候是好习惯和健康性格形成的重要时期,而且这段时间孩子的身体和心理成长速度都非常快,对孩子的正确引导和影响在这个时期是很关键的。而且按照人类心理和生理规律来说,父母在孩子幼小的时候陪伴他们,是双方最自然的需要。英国人对于错过了孩子迈第一步,掉第一颗牙,第一次开口说话,第一天上学这类事情是最不能释怀的。

 

    在英国,男人在家带孩子,女人上班的也不少。我孩子的教父教母,两口子都是剑桥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女的搞音乐教育,男的是唱美声的。因为喜欢孩子,一口气生了三个,一下子生活拮据起来。这里找一个保姆非常贵,对于搞音乐的,挣得钱远远不够支付保姆的费用,当爸爸的就留在家里带三孩子。我看他每天也乐此不疲的,带着孩子和狗到处玩,童心满满的。由于文化原因,英国男人不管年纪大小,都比较萌。他们从小生活优裕,生活节奏缓慢,喜欢大自然,喜欢看书,这样长大的男人,神经大条,凡事不着急,且能从生活的各个细节中找到乐趣。鲜有像中国男人那种生下来就背负着拯救地球使命,少年老成,情趣不多,总端着老子的架子,对孩子的成长只问结果,不屑过程。难怪一个爸爸去哪儿在国内这么火,缺啥补啥。

 

    然而,孩子到了上初中的年纪,许多英国中产家庭却愿意把他们送到寄宿学校上学,离开大人的陪伴,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在于这是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独立思考,建立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刻。经过13年的全程陪伴,细心培养孩子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有一个良好的品性基础,是时候放他们出去自己认识和面对社会的时候了。

 

    当然,即使在住宿学校,家长的关注也是一如既往的。孩子在学校的许多大活动,如体育比赛,音乐会,画展,戏剧表演,校庆等,家长不管多忙,都会抽时间去观看。在周末,学校球场边的观众都是一家一家来给孩子加油鼓劲的,不仅父母,兄弟姐妹来,狗也不落下。音乐会,戏剧演出家长们都积极买票,穿着正式的前来观看。不管孩子表现如何,都会表扬鼓励。

 

    在英国家庭里,一本带日历厚厚的记事本是必备的,孩子在学校的各种活动,提前半年都在上面标明,家长的工作及其他事务安排要根据孩子的这些日程调整。所以即使已经把孩子送到住宿学校,在家里呆了十几年的家庭主妇或主夫重新回到工作岗位,往往也是找一个非全职,尤其是寒暑假上班少,或不上班的工作,这样能保证在孩子需要的时候在他们身边,直到孩子18岁才完全放手。我在哈罗公学时交了一个家长朋友,她们家不是特别富裕,孩子是考奖学金进去的,而她自己非常有才华,也急于找个工作补贴依然昂贵的学费支出,但由于她要求的工作时间太苛刻,一定不能和观摩孩子活动及假期有冲突,结果一直咬着牙没有上班,保证在孩子表演及其他重要活动的时候能够到场。由此可知,英国人概念里的家庭第一位,孩子第一位和中国人是不同的。中国人往往觉得一定要让家人过上好日子,然后没日没夜的加班挣钱,结果钱挣回来了,感情也淡了,孩子也忽略了,问题多多。

 

    到英国这么多年,我渐渐体会的英式的亲情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给予陪伴重于给予物质上的享受,孩子更喜欢和你在沙滩上玩一下午的沙子,而不在乎是否住沙滩边那个五星级的宾馆。而英国父母就是那种可以在沙滩上玩沙子玩得比孩子还有劲的家长。(作者:庞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