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收废品不丢人,没有钱才丢人”

  刚开始收废品时,宋启不敢告诉父母。直到现在赚钱了,父母还是不肯跟外人说,他是收废品的,“他们总觉得干这个丢人。”

  不支持宋启的,还有女朋友,几次闹到了分手的地步。知道他收废品的亲戚朋友,同样冷嘲热讽:“这是傻子也能干的事,你爸妈供你读了这么多年的书,真是白花了这个冤枉钱。”

  但在宋启看来,现在的工作脏点累点,并不丢人,“当一伙朋友出去玩,大家抢着付钱,你却抓着皱巴巴的口袋,躲在后面,那才丢人。”前几天,大学同学开了同学会,“多数同学做了老师,当我开着车出现在大家眼前,他们露出的是羡慕眼神。”

  2009年,宋启在九堡拥有了自己的废品分类加工厂。“现在下沙的几家大工厂都和我签了约,每个月有固定收入,每周的工作就是去收收账。”

  宋启的亲身经历在杭城大学生中间引起了热议,有些学生公然宣称要跟他去收垃圾。当然反对的声音也不小,在校大学生黄增煌认为:“这简直就是中国人力资源的浪费!是中国教育的悲哀!”杭州19楼的网友王潘龙顶帖:“打死我也不会去收废品的,哪怕一年100万元的利润。”

  对此,浙江传媒学院市场营销学的邹立清老师表示,当下社会风气有些浮躁,肯脚踏实地做事情的越来越少。大学生就业也早已不像以往那么看重职业身份、地位。他们的择业更多的是依据个人的人生价值和追求。职业没有贵贱之分,能创造价值创造财富的,就是好的。 

  平静看待大学生收垃圾

  近年来,卖猪肉的大学生层出不穷,此外还有大学生开始卖红薯、擦皮鞋、做保姆,其中不乏知名高校、重点大学的学生。人们对此类行为的关注也越来越多元化。一方面,因为卖红薯的开出了连锁店,卖猪肉的也成了千万富翁,他们的成就让人们停止了质疑。另一方面,人们对大学生的期望值也日趋理性,随着大学的扩招,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大学,大家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观念,卖猪肉也好,收垃圾也好,大学生应该灵活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及时调整心态,坦然面对世俗偏见。我们也不妨平静客观地看待他们。

  社会需要各种类型的人才,只要他们在最合适的岗位上贡献自己的才智,做什么又有何妨,让大学生就业变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才是可悲的。(据钱江晚报  记者 袁春宇) 

  新闻链接:大学生的“另类就业”

  保姆:10名“川妹子”大学生保姆被作为特殊人才,拍卖一年的工作权,这也是中国首场大学生保姆拍卖会。

  擦鞋匠:从四川第一家大学生创办的星级擦鞋连锁店正式开张,到郑州女大学生擦鞋在网上掀起旋风,她们隆重成立了“大学生新起点擦鞋公社”。 

  卖猪肉:北大才子陈生悄悄进入养猪行业,不到两年的时间在广州开设了近100家猪肉连锁店,营业额达到2个亿,被人称为广州“猪肉大王”。

  卖红薯: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生李铿锵毕业后开始卖红薯,不到一年时候,共创立了10家连锁店。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