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要想成功,就要克服“穿针心理”

2015年01月28日

    邻居家有个小孩,学习特别勤奋,成绩也很好,以她的实力,考上名牌大学完全有可能。可是去年高考,她二本都没过。父母不甘心,让她复读,今年高考她又未能得偿所愿。孩子说,自己太想考好了,结果进了考场就心跳加快,头晕耳鸣,脑子一片空白。可是一走出考场,又顿时感到每道题都能做,并无太大的难度。   

  为什么越是想考好,却越容易发挥失常?在心理学上,有一个理论,叫目标颤抖,俗称“穿针心理”。比如,你让一个人拿一根线,在距离10米处挂一个直径2米的钢圈,对他说:"这就是你的目标,你把这根线穿过去。"他会毫不犹豫,大步流星地跑过去,一下子就把这根线穿过去了。

    我们再换一个目标,拿一根非常细的绣花针来,也对这个人说:"这就是你的目标,你一手拿线,一手拿针,十分之五秒之内把这根线从针眼里穿过去。"这时,你会发现,他越是集中注意力,线却越是难以进入那细小的针眼。他的手开始"颤抖"了。

   目标颤抖的大意是说,当你特别想得到某种东西,或者特别想做好某件事时,往往会因为太专注于目标,反倒得不到、做不好。也就是说,当你特别专注于目标时,离失败也就不远了。  

    这样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不胜枚举:太想写好字,手会颤抖;太想踢进球,脚会发软;太想演好戏,结果忘了词;太想恋爱成功,结果见了女孩就脸红……当你瞄准靶心打靶时,拿枪的手可能会颤抖;当你盯着针眼引针穿线时,拿线的手可能会颤抖;平时水平很高,关键时候却发挥失常,也都是这个原因。

  由此可见,在人的心理世界中,心态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在平和积极的心态下,人的潜能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从容镇定,思维灵活,做事得心应手;而在紧张慌乱的心态下,潜能就会处于睡眠状态中,一个人会变得精力分散,思维迟钝,动作失调,平时可以轻松完成的事反而搞砸了。

  唯有放松,才能做得更好! 有些事情看得太重反而会失去。与其揣着目标屡屡失手,不如放下目标,轻装上阵,保持一颗从容、淡定的心,说不定就能“无心插柳柳成荫”。目的性越强,越不容易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