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楚请点击这里
爱心许愿墙
我的族谱
百家姓
吉凶查询,农历,阴历

南宁“长寿四姐妹”阔别多年欢聚一堂依然情深

2012年02月28日

     “她们都来了,真难得啊,个个都是90多岁的人了,还有机会团聚。”2月27日下午,在南宁同一个大合院里走出的“长寿四姐妹”,阔别多年后,在子女和晚辈们的安排下,如愿在南宁市江南区留村二队老屋旁新建的楼房里团聚。消息一经传出,左邻右舍都来旁听她们叙旧。

 


 

    姑嫂妯娌感情好羡煞旁人

    在南宁市江南区留村二队,有着8间房的周家大合院老宅已无人长住,只在过年过节时,周家子孙才团聚在这里。这座大合院曾经居住着4位老人,她们是嫁入周家的黄阿婆、张阿婆与周家两姐妹,姑嫂妯娌情同姐妹。她们四个人如今都已90多岁,几年前才各自到子女家中养老。

    据村民介绍,周家长寿“四姐妹”年龄最大的是大嫂黄阿婆,今年已96岁,三嫂张阿婆92岁,周家大姐93岁,周家六姐91岁,虽然她们年事已高,但身体都还很硬朗。解放前,周家大嫂黄阿婆和三嫂张阿婆先后嫁入周家,两位媳妇与婆婆、姑姑等相处得非常融洽。后来虽然周家大姐和六姐嫁到附近村后,但还经常回娘家居住。四个人关系非常好,一直到子孙满堂时,“四姐妹”都还经常聚在一起,说说笑笑。“她们以前在一起的时候互相照顾,感情就像亲姐妹一样,而这样的感情维系了几十年,现在个个都健康长寿,实在令人羡慕……”村里的人这般和记者说。

    九旬老太身体硬朗谈笑风生

    日前,记者来到周六姐家。周六姐嫁到隔壁的高岭村玉坡后,育有一儿一女,儿子已经71岁。周六姐有两个孙子4个曾孙,儿孙孝顺,如今已享受四世同堂天伦之乐的她生活还能完全自理,耳聪目明,且能穿针引线,生活自在幸福。

    看见记者,周阿婆赶忙拿出凳子,并走过来拉着记者用方言说说笑笑,“我每餐都能吃满满一碗饭”、“我可是什么东西都爱吃的……”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周先生告诉记者,周六姐以前孝敬公婆,相夫教子,如今儿孙、媳妇也都很孝顺她。

    目前,几位老人跟随子女分散居住在江南区,大嫂黄阿婆居住在苏盘村,三嫂张阿婆住在那洪街道办,周大姐住在那模村,她们已有多年没有往来。

    周六姐告诉记者,儿孙孝顺,生活富足,她感到很满足,但她很想念两位嫂子和大姐。“我现在还能走,还能坐车,但他们不让我去。”周六姐说,她多次提出想去看望她们,但孙子担心她路上吃不消所以不带她去。她说,要是村中的道路都修好了,她们一定争取在老宅团聚。

    四姐妹”老宅重聚依然情深

    今年2月27日,“长寿四姐妹”在子女和晚辈们的安排下,如愿在南宁市江南区留村二队老屋旁新建的楼房里团聚了。

  “你耳朵还听得见吧?”“很好,我很好,这么多年不见,你们也都好吧?”“我们有好多年没有这样坐在一起了。”“四姐妹”边说边哈哈大笑。周六姐说:“我的牙齿整副都是镶的,但是能咬,什么都能吃。”今年96岁的周家三嫂耳朵有点背,得知周六姐说的是牙齿后接过话:“5年前你见到我时,牙齿比现在好,现在都掉了,这些牙齿也都是镶的,我也能吃哦。”当天,4位老人围坐在火盆旁,聊着家常琐事,畅叙90多年来的风雨人生,其乐融融。

  据了解,为了迎接几位老人相聚,周家晚辈们专门准备了4张一模一样的椅子,周六姐挨着三嫂坐,大嫂挨着周六姐,周大姐挨着大嫂,她们还像几十年前一样对号入座。周大姐说,几十年前她们相聚时也是这么挨着坐,规矩没有变,感情也没有变。周家大嫂的女儿周女士说,当天上午她是骑着电单车搭着母亲过来团聚的,天空还飘着小雨,她担心母亲着凉,但母亲一点也不在意,还一个劲地催促她快点出门。“今天看见她们了结心愿,我们做晚辈的也开心。”

  当天很多邻居都过来听她们叙旧。“两个是周家的女儿,两个是周家的媳妇,但她们感情这么深,就像亲亲四姐妹一样,真难得啊!”邻居罗女士说,她是嫁进周家的媳妇,听几位老寿星谈家事,她好像上了一堂家庭教育课,“搞好婆媳、姑嫂关系,一家人才更和睦,家和才能万事兴嘛。” (广西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