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的味道
2013年09月04日
身边常有学历较高的男女相亲失败,时间长了便怨天尤人,殊不知古人云“学而优则仕”,却未讲“学而优则婚”,恋爱这事儿照本宣科没戏,全凭自己悟。这对自小靠死记硬背赢高分的好孩子们来说的确是个难题。网传一来中国访学的德国高富帅被他请的年轻女钟点工搞定,因为她对他讲,你出则有豪车,吃必选大餐,太没劲,不如我带你去挤公交车,吃大排档,了解最基层百姓如何生活。结果呢?女屌丝逆袭成功,令一干品貌兼优的女生大呼:“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
我小时候,男女恋爱相对简单。人好是第一要务,其次看工作性质,“全民”单位最好,“集体”也成。车房嘛,车是自行车,房子多半与老人合住。接新媳妇过门,小卧车自然好,吉普车、“双排座”也成。婚礼更简单,当年相声名家杨振华说的相声里就有“十块八块的不用走,还能握握新娘手;二十块钱的不一样,老婆孩子全上炕……”便知当年结婚铺张的不过如此。说到握手,我年少时流行男孩子邀女孩子一起滑冰,其实无论是滑旱冰还是滑冰刀,不过是男孩子牵女孩子手的一种较隐晦表达方式。姑娘倘喜欢小伙子,带饭就多带两块肉;小伙子则把一包江米条偷偷塞进姑娘挎包,爱情就像春天的草莓,甜酸适口又物美价廉。
从前男女相亲,公园、河边系首选,天冷就去电影院,基本上没去饭馆吃饭的。不去饭馆,一来不时兴,二来有经济考量。如今相亲,吃饭成了必须,区别只在于吃啥。据说吃饭是男女交流感情的第一步,只有在饭桌上相互咂摸对了滋味,才会转移到影院情侣座KTV恋人间那种地方。吃饭不是坏事,可也容易让人混淆主次。我就认得一个爱吃的女孩子,借相亲之际吃遍各大菜系,在把鱼香肉丝从8元一盘吃成28元一盘的同时,也把自己吃成了一个有待减肥的剩女。本着“不近人情,机会为零”的原则,吃饭多由男方埋单,单从这点,如今的小伙子们就盼着赶紧修成正果。姑娘们也不傻,相亲时怎么吃都不心疼,可一旦心有所属,对方的钱就变成自己的钱,立马精打细算,从此甘愿与小伙子一起在小摊上咬牙切齿地撕扯那些肉质可疑的烤串儿,爱情遂被裹上了一层烟火气。
说起来,这相亲吃饭也有讲究,火锅是第一禁忌,因气味强大,影响饭后亲密交流,连袁枚老先生也说:“宴客惯用火锅,对客喧腾,已属可厌……今一例以火逼之,其味尚可问哉?”富含纤维的蔬菜也得注意,避免餐后齿面不雅。相比而言,倒是西餐适合,但除非你熟识英法文字,否则难说就不会点几首音乐充饥。
有婚恋兼星座专家荧屏开讲,大谈某某座男人与某某座女人如何不搭,某某座女人又注定会成为某某座男人身体的一部分……我却不以为然。没错,这世上总有女人希望成为男人的一部分,可成了又怎样?未必是心与肝,阑尾与盲肠也说不定!爱情本是相互给予和接纳,谁也不是附庸。由恋爱进入婚姻,就是由神仙恋人化身饮食男女,萝卜白菜也好,饕餮大餐也罢,倘不用调料,味道其实差不多。抽去了物质利益与烟熏火燎的爱情,这世上一定有,但对我们饮食男女来说,遇上是奇迹,遇不上是人生。(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狄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