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心境
2012年08月21日
如果有人问,中国哪些地方适合休闲?一定有人说,北方。君不见,漫长的寒冬让多少老百姓“闲着”,火红的东北“二人转”不就是源自炕头的“闲聊”吗?诚然,气候的客观原因让许多人“被闲”了;而南方适合劳作的时间相对较长,即使想“闲”也难以“闲”着。
但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休闲,除了有气候客观因素影响之外,其中文化是最主要的因素。瑞典天主教哲学家皮普尔认为,休闲是文化的基础,反之,文化对休闲的影响不言而喻。休,指“人倚木而休”;“闲”通“娴”,具有娴静、思想的纯洁与安宁的意思。因此,“休闲”,一般指轻松自由悠闲的一种生活状态,“以欣然之态做心爱之事”。休闲所特有的文化内涵,表达了人类生存过程中劳作与休憩的辩证关系,又蕴含着物质生命活动之外的精神生命活动。
岭南文化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逐步显现出开放、兼容、创新、务实、多元、自由等品质与特性,这与“休闲”的文化内核吻合。由此可见,岭南文化是孕育休闲的“肥沃土壤”。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桥头堡,珠三角更是先行地,又远离政治中心,珠三角人更多地把目光放在发展经济、追求生活上,他们更懂得“如何生活”。珠三角人有两句口头禅:“钱是赚不完的”,但“钱赚回来是要花的”。这就是他们的生活态度。珠三角人的衣食住行无不体现着“休闲”的本质,引领国内现代休闲之风。
珠三角人崇尚“随意”,穿戴无拘。珠三角虽然是全国服装的最大货源地,但是珠三角的男人穿戴不讲究,女人也不大爱打扮、化妆。非正式场合,男人喜欢穿比较休闲的衣服,如T恤、牛仔裤、短裤、波鞋等,不大愿意把钱花在穿着方面,哪怕就是再有钱的老板也是如此“寒碜”。北方的女人外出一般要化妆,注意穿着打扮,而广东的女性素妆、淡妆较多,崇尚“自然美”。珠三角人的这番“随意”,正是“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休闲心境自然流露!
珠三角人酷爱旅游,旅游市场消费潜力巨大,受到世界各国旅游目的地“觊觎”。国内外无论是旅游景点,还是购物商场都有不少操粤语口音者,当然不乏香港、澳门同胞。自驾游也是珠三角人喜欢的一种出游方式,以周边的度假村、海边、农家乐为主,跨省出远门的车队也不少。到了冬天,温泉度假村人满为患,泡温泉也成为珠三角人推崇的一种养生休闲方式。旅游,正是对大自然的回归、文化的向往,是“闲情”的延伸与释放!
珠三角人偏爱美食,精心打造饮食文化。粤菜是我国四大菜系之一,素有“食在广州”的美誉。广州的小吃、月饼享誉全球。粤人爱“煲汤”国人皆知。广东早茶、宵夜是外地人津津乐道的一种地域文化。早晨约上亲朋好友到酒楼享受“一盅两件”(一壶茶,两件点心),畅谈家事、国事、天下事,其乐融融。晚上接近午夜,再吆喝三两知己到大排档,啤酒、海鲜、烧烤应有尽有,不但是“填饱”肚子,更重要的是聊天、交友。对食客而言,这种休闲就是“对非生产时间的一种消费”,他们消费的不仅是“美食”,更多是一种氛围、一种情绪、一种文化。
不辞长作岭南人。珠三角在“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发展战略中,将瞄准发展以旅游、餐饮、会展为主的休闲产业和以影视、动漫、游戏、歌曲等为主要形式的休闲文化产业,打造休闲都市群,引领国内现代休闲之风!(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博导刘海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