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密境西藏察瓦龙乡的原味民俗
2011年11月23日
怒江大峡谷在云南省界内,为怒江州傈僳族自治洲。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0%以上,有傈僳族、白族、怒族、独龙族、普米族等少数民族,还都保留着很多“原滋原味”独特的民族民俗风情。
怒江大峡谷,是中国社会形态进化最慢的地区,1949年解放后才由奴隶社会,跳过封建社会,一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而独龙族等更是由原始社会“一步入社”的。
2010年春节期间,我游历怒江大峡谷。一般驴友仅到怒江峡谷云南端的“丙中洛”、“秋那桶”,而我却溯怒江继续深入到西藏林芝地区察隅县的“察瓦龙”乡。
正好在这个时间,我赶上了傈僳族的“阔时节”,这是个奇特的节日,“阔时节”期间要“澡塘会”,傈僳族相信,春天来临时,应到温泉洗浴,洗去一年的污秽,消除疾病,增强免疫力。每年大年初二到初七,住在高山峡谷的傈僳人都要携家带口相会到怒江边有温泉的地方。在温泉边的石洞、石缝、扎了帐篷住上几天。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相聚在热气腾腾的温泉水中一边搓洗,一边说笑,嘻戏打闹,其乐融融,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那几天里有上刀山、下火海等表演,山上到处有歌声。在温泉里泡得浑身松软的姑娘小伙子们开始寻找自己的心上人,所以那歌声就特别地挑逗。有酒才有歌声。温泉附近的每个帐棚里都放着美食,主人会拉你喝一杯同心酒。同心酒也叫贴面酒,主人家里的姑娘一手搂着你的肩,一手端着酒碗。腮贴腮,嘴挨嘴,仰面同饮,一饮而尽。
这里有很多独特的“山货”。有一种黄色的好似红糖块的园饼,那是用漆树的籽榨出来的“漆油”,而用它炖的鸡就是当地名菜——“漆油鸡”,是当地女人坐月子必吃的大补品。
如果能有幸进入他们的房间里,你能看到傈僳族的典型用品:男人打猎必备的强弩、奇特动物“大飞鼠”的皮、专织民族服饰的织布机、嗜酒如命豪饮用的酒坛。
察瓦龙乡因道路奇险、外人罕至,才保留着藏族“最原生态”民俗。
藏历年一般是在汉族春节过后几天。新年期间,藏族亲友和邻居之间,都互相拜年,互赠哈达,祝愿愉快幸福。并用青稞酒、酥油茶和糕点招待客人。举行赛马和射箭比赛,全村围在一起互敬青稞酒,赠献哈达,弹唱祝福歌,跳“锅庄”、弦子舞,尽情唱歌跳舞,庆祝新春。
天还未全亮,附近两个村庄来赛马的年轻人,穿着民族盛装,赶到察瓦龙乡政府前的大道参加赛马,赛马没有专门的场地,但同样紧张激烈。
过年,全村不分老幼全体欢聚在一起,在翻身农奴的大救星毛主席的像、少先队大队旗前,举行射箭比赛,全村最英俊的汉子拉着弦子、最漂亮的姑娘、女人边唱边跳弦子舞。一派和谐景象,这里藏族同胞淳朴、好客。路过这村时,村民列队、用歌声、硬拉着我们这些远道来的陌生人参加她们节日,太淳朴好客了!(逍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