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宁海县的“十里红妆”婚俗文化
2014年01月15日
“咚咚咚,锵锵锵!马来哉,轿来哉,王家嫂嫂抬来哉,一杠金,一杠银,陪嫁丫头两边分……”浩浩荡荡的迎亲队伍,铜乐齐鸣,爆竹震天。红轿、红床、红柜、红箱……婚嫁器具雕龙刻凤,涂朱贴金,仿佛一条红色长龙,绵延数里,蔚为壮观,一路炫耀着喜庆与奢华。这就是旧时浙东地区大户人家嫁女的壮观场面,亦被称为“十里红妆”。
“十里红妆”婚俗现象,是浙东传统婚姻明媒正娶的代名词。出嫁时,新娘凤冠霞帔,享受着公主般的待遇,绚丽而独特。发展到后来,它已不止是简单的嫁娶,而是成了显示家族的富有、地位,和四乡八村喜庆吉祥的重要社会活动。
十里红妆已成往事,旧时绵延数里的传统婚嫁场面也难得再见,但在今天的宁绍大地上,十里红妆的遗存却依旧灿烂夺目。宁海县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就开始收集、整理宁海十里红妆婚俗文物,经过二十几年对“十里红妆”文化内涵的挖掘和研究工作,于2002年,率先创新国助民办模式,建成十里红妆博物馆,建馆十余年来接待游客上百万人次。
坐落于浙江宁海徐霞客大道的十里红妆博物馆,是江南民间目前展出规模最大、种类最全的十里红妆博物馆。馆内展出的1650件红妆藏品均来自民间,是博物馆的主人何晓道花了20余年的时间奔走于浙东的乡镇村野之间,从所收集整理的数万件红妆遗存中挑出的精品。“千工轿”、“万工床”、“子孙桶”、“缠脚架”……这些昔日的婚嫁用品,其造型之独特,工艺之精湛,意味之深远,时至今日仍令观者为之惊叹。
博物馆开设了宁海十里红妆婚庆服务相关的花轿出租、杠箱出租、传统婚俗礼仪服务等活动项目,使宁海十里红妆婚俗至今仍能在当地流行。现在,宁海的城里、乡下,吉日里还经常能看到坐花轿结婚的喜庆场面,传统文化成为独特的原始遗存,魅力得到充分绽放。
2008年“十里红妆”婚俗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十里红妆传统婚嫁习俗还被宁波市歌舞剧团以民俗风情舞剧的形式搬上了艺术舞台,作为浙江省文化走出去工程的代表作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2010年,宁海县投资2亿元建设十里红妆博物馆新馆,邀请世界建筑最高奖普利兹克奖的获得者王澍设计,目前新馆正在积极建设中,主体工程已经完工。已建成的十里红妆博物馆新馆为核心,规划建设东方艺术造像博物馆(2013年10月30日开工建设,预计2015年建成)、茶文化博物馆、古文化街区等一批文化特色群落,打造为长三角地区极具影响力和关注度的民俗文化产业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