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祭鸟节
2013年06月17日
白族民间节日,流行于云南鹤庆西山一带。每年清明节举行。这天,人们身着盛装,吹着唢呐,集中起来,由一位长老在乐器伴奏下唱赞颂鸟类的山歌,预祝今年获得好收成,人们绕山城唱歌,边走边向树丛、草地抛撒食物,各种飞鸟前来抢食,人欢雀跃,异常热闹。
民间传说西山人原先不会种庄稼,后来林音山神的二十四个儿子,变成了二十四只候鸟,呼唤人们按时耕作、收获,使西山人获得丰收,过上了好光景,因此西山人特别喜欢鸟。每到清明节,目鸟在黄郁坪中繁殖之际,或冬至百鸟南迁之时,人们都要用食物“酬劳”百鸟,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传统的祭鸟节。
清明节这天的祭鸟活动在大干山。上歌泉畔举行。春天,万物生机勃勃,百花盛开,百鸟繁衍,把大干山点缀得万紫千红、旖旎多彩。太阳刚刚爬上山,穿着盛装的白族、彝族同胞就成群结队,吹着唢呐,唱着山歌,从各个村寨向黄郁坪走来。人人都带着松子仁、橡子果、剁碎的洋芋、切成丝的萝卜、炒燕麦、炒豌豆、炒黄豆,还有临时捕捉的各种昆虫,来“犒赏”在此聚会的百鸟。
祭鸟的人们聚齐后,由一位长者带领大家齐唱山歌,并从各自的挎包中抓出鸟食,边踏歌而行,边把鸟食撒往葱绿的树丛中、开满鲜花的草地上。各种鸟儿纷纷飞来啄食,边吃边跳跃鸣唱,好一派人鸟同歌共舞的景象。冬至节的祭鸟活动则由各家各户担当。
冬天到了,各种候鸟相继南迁。是日早饭后,各户人家将炒好的荞麦、燕麦、豌豆、黄豆撒在自家的房前屋后,供迁徙过往的雀鸟随意啄食。由于平时当地山民就有饲鸟的习惯,所以这些雀鸟特别喜欢在人们平时抛撒食物的地方驻足歇息,故而西山区又有“鸟国”的美誉。
久而久之,人们又把清明这天的祭鸟称为“迎鸟”活动,把冬至这天的祭鸟称为“送鸟”活动,两者统称祭鸟节。(来源:华夏经纬网)